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古画修复室的静谧夜晚

    窗外,雨声淅沥。故宫文物修复室里,只有我的台灯还亮着,昏黄的光洒在那幅《罗汉渡劫图》上。这是一间偏僻的厢房,平时除了我和几个同事,几乎没人会来。老城区的青砖小路被雨水冲刷得泛着幽冷的光泽,从窗户望出去,庭院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有些阴森。我叫周默,今年30岁,是个古画修复师。从小家境贫寒,在北京的老城区长大,父母靠摆摊卖旧书为生。那些破损的书籍和古玩成了我童年的全部慰藉——它们虽然残缺,却仿佛藏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我对这些破烂总是充满好奇,喜欢翻看、琢磨,有时还会偷偷修补一些撕裂的书页或磕掉的瓷片。后来,靠着奖学金和兼职苦读,我考进了全国顶尖美术学院,专攻古画修复技术。毕业后,我成了故宫最年轻的修复师之一。但表面的光鲜背后,其实每个月的工资勉强够维持温饱。为了补贴收入,我经常接私活,生活极简,却收藏了一堆稀奇古怪的小物件——破碎的青花瓷片、锈迹斑斑的老怀表,还有一些别人眼里的破烂。这些东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装饰品,而是某种精神寄托。每一件都承载着时间的痕迹,提醒着我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此刻,我正坐在工作台前,专注地凝视着面前的明代古画《罗汉渡劫图》。这是我的一次重要机会,也是证明自己的最后希望。画作表面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龟裂的颜料层、褪色的墨迹,还有几处因潮湿而泛黄的斑点。但这些破损并未掩盖它的神秘美感:十八位罗汉盘坐于云海之上,神情各异,似在渡过某种未知的劫难。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中央那团浓重的阴影,如同一道无形的旋涡,将所有目光吸引进去。我调整了显微镜的位置,小心翼翼地用棉签蘸取稀释剂,继续清理画布上的污渍。我的动作极其精准,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对于我来说,修复古画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仪式。每一次触摸画布,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与过去的人们建立某种联系。这种感觉既让我兴奋,又让我感到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尽管时间已近午夜,我却毫无倦意,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和这张千疮百孔的画布。窗外的雨声似乎越来越急促,夏季的北京有时候会是这样,暴雨来得毫无预兆。雨水拍打着窗玻璃,发出刺耳的滴答声,让本就昏暗的房间更添几分压抑。该死。我低声咒骂了一句,抬起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长时间盯着显微镜让我的视力变得模糊,再加上一天高强度的工作,身体已经疲惫不堪。我摘下蔡司金丝眼镜,随手放在桌边,然后起身关紧窗户。冰冷的雨水透过缝隙渗入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霉味,让人更加烦躁不安。当我重新坐下时,却发现刚才还清晰可见的画中景象似乎多了一丝异样。起初我以为是灯光角度的问题,或者是因为疲劳导致的错觉。但仔细观察后,我发现画中竟然多出了一个人影!一个穿西装、戴金丝眼镜的现代男子!他站在罗汉群像的边缘,与周围古朴的氛围格格不入。更诡异的是,那副金丝眼镜的镜框样式与我佩戴的蔡司镜片一模一样!不可能……我喃喃自语,伸手摸向桌上的眼镜。触感冰凉,它明明还在那里,怎么可能会出现在画里我用力揉了揉眼睛,试图让自己清醒一点。可无论我怎么看,那个陌生男子的身影始终停留在画中,安静地注视着外界,仿佛等待着什么。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反复擦拭工具、检查数据,甚至换了一盏新的灯泡,试图找出原因。但无论怎么努力,那个身影都纹丝不动,就像是画的一部分,从一开始便存在一般。我的心猛地一沉,喉咙发干,手心开始冒汗。难道我真的累到出现幻觉了吗还是……这幅画本身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窗外的雨声依旧未停,仿佛在嘲笑我的无助。

    第二章

    镜框入画的惊悚瞬间

    起初,我以为只是疲劳导致的错觉。毕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罗汉渡劫图简介 >罗汉渡劫图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