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章 信托商店的惊雷
    清晨的阳光透过招待所狭小的窗户,照亮了桌上那个焕然一新的物件。

    经过陈卫国和林秀芝小心翼翼地清洗和擦拭,覆盖在西洋座钟表面的厚重油污和灰尘终于褪去,露出了它原本的样貌。黄铜的钟身闪烁着温润的光泽,上面繁复精美的缠枝莲纹浮雕清晰可见,透着古朴典雅的气息。提梁两端镶嵌的绿色石头(经擦拭后更显通透,陈卫国猜测是翡翠)虽然光泽内敛,但更添几分神秘。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圆形的珐琅表盘,虽然指针依然锈死,玻璃罩也有裂纹,但盘面上细腻的罗马数字和周围一圈精致的蓝色珐琅花纹,无声地诉说着它曾经的华贵。

    林秀芝看得有些呆了:“卫国,这……这洗干净了,真好看啊!它……它真的值钱吗?”她虽然不懂古董,但也能感受到这东西与众不通的气质。

    陈卫国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值不值钱,得让懂行的人说了算。走,我们去信托商店!”

    八十年代初,信托商店是民间处理旧物、寄卖物品,甚至是一些“老物件”流通的重要场所。它介于正规商店和黑市之间,相对合法,且有专业的鉴定人员。

    陈卫国用一块干净的旧布将座钟仔细包好,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带着林秀芝离开了招待所。他凭着前世的记忆,朝着城里最大的那家“国营第一百货信托部”走去。

    信托商店的门脸比普通商店要肃穆一些,玻璃柜台里陈列着各种手表、相机、旧家具、皮货等寄卖品。店里人不多,显得有些冷清。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坐在柜台后面,正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一块怀表。

    陈卫国走到柜台前,轻轻将包裹放在柜台上:“通志,您好。麻烦您帮忙看看这个。”

    老先生抬起头,扶了扶眼镜,目光落在包裹上:“什么东西?”

    陈卫国慢慢掀开旧布,露出了那座西洋座钟。

    当座钟完全呈现在眼前时,老先生原本平静无波的眼神瞬间凝固了!他猛地站起身,几乎是抢过了陈卫国手里的放大镜,俯下身,凑近了座钟,仔细地观察起来。

    他的动作非常专注,手指轻轻抚过钟身的浮雕纹路,摩挲着提梁两端的绿色石头,又小心翼翼地避开玻璃裂纹,观察着珐琅表盘的细节和机芯的构造(透过背面的小窗)。他的呼吸似乎都变得轻微了,整个人的气场完全沉浸在这件器物之中。

    林秀芝紧张地攥紧了衣角,大气不敢出。陈卫国表面镇定,手心却也微微出汗。他知道这东西不凡,但具L价值几何,心里也没底。

    时间仿佛过得很慢。店里其他几个店员和零星顾客也被老先生异常的举动吸引了目光,好奇地看了过来。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老先生才缓缓直起身,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他看向陈卫国,眼神复杂,带着惊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小伙子,这东西……你从哪里得来的?”

    陈卫国早有准备,平静地回答:“家里老人留下来的,一直放在乡下老宅的库房里吃灰。最近收拾老屋才翻出来,看着挺特别,但坏了不能用,就想拿来问问能不能修,或者……值不值得修。”他避开了废品站的来源,编了个更稳妥的理由。

    老先生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但陈卫国眼神坦荡。老先生沉吟片刻,重新戴上眼镜,语气恢复了专业:“这东西,是件老物件了。看风格和工艺,应该是晚清时期,由广州十三行那边流出来的西洋自鸣钟,专供当时的上层社会或者洋行买办。这铜胎的成色、这珐琅的工艺、还有这机芯的构造……虽然现在停了,也受了些损伤,但底子非常好。”

    他顿了顿,指着提梁两端的石头:“这两颗,是翡翠,虽然不大,水头也一般,但也是老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返1983:开局离婚逆袭简介 >重返1983:开局离婚逆袭目录 > 第5章 信托商店的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