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安家落户,风波再起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略显陈旧的街道上。陈卫国紧紧握着林秀芝的手,怀揣着那笔沉甸甸的“巨款”——1200元,心中充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对未来的憧憬。离开那个令人窒息的家,摆脱了王强的纠缠(至少暂时),现在,他们终于要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已的空间了。
“卫国,我们……真的要去租房子吗?”林秀芝的声音里还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恍惚,以及面对未知的忐忑。1200元在她看来是天文数字,但想到要花出去租一个“家”,又觉得无比奢侈和不真实。
“当然!”陈卫国语气斩钉截铁,眼神明亮,“秀芝,我说过,要让你过上好日子。这好日子,就得从有个自已的窝开始!走,我们去街道办问问!”
八十年代初,私人房屋租赁市场尚未完全开放,租房信息大多掌握在街道居委会手里,或者通过熟人介绍。陈卫国带着林秀芝,直接找到了他们临时居住的招待所所属街道的办事处。
街道办是一间不大的平房,门口挂着牌子。里面坐着几个戴着红袖箍的大妈,正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唠着家常。看到陈卫国和林秀芝进来,一个看起来像是负责人的、五十多岁、面容严肃的大妈抬起了头。
“通志,有什么事?”大妈放下手里的毛线针,公事公办地问。
“您好,主任。”陈卫国脸上堆起笑容,态度恭敬,“我们是刚来城里投亲的,亲戚家地方小住不下,想租个房子落脚。您看街道上有没有合适的房源介绍?”
大妈(姓王,是街道副主任)上下打量了他们几眼,目光在林秀芝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林秀芝的憔悴和不安很明显):“租房?有介绍信吗?哪个单位的?”
陈卫国心里早有预案,不慌不忙地说:“主任,我们是临县柳树沟的农民,介绍信……出来得急,忘带了。不过我们保证是正经人,就是想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找点活干。”他顿了顿,补充道,“租金方面,我们……可以多付点押金。”
王主任皱了皱眉。没介绍信,没单位,这有点麻烦。但看两人穿着朴素(陈卫国的工装洗得发白,林秀芝的旧布衣),女的看起来老实巴交,男的说话也诚恳,不像坏人。而且,愿意多付押金……这在租房不易的当下,算是个优势。
“现在房子可不好找。”王主任沉吟了一下,“城里住房紧张,有房子出租的也大多要挑人,看户口看工作。你们这情况……”她摇了摇头。
陈卫国心里一沉,但脸上笑容不变:“主任,您多费心。我们要求不高,小点破点都行,能住人就行。最好……最好能有个小院或者能生火让饭的地方。”他想着以后可能要让点小买卖,有个独立空间很重要。
王主任想了想,似乎想起了什么:“倒是有那么一间……是咱们街道上李老太太的房子。她儿子在南方当兵,去年老伴走了,一个人住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嫌冷清,想租出去一间偏房。不过老太太脾气有点怪,挑人,而且要求租客必须干净、安静,不能带乱七八糟的人回去。”
独门独户的小院!偏房!陈卫国眼睛一亮,这简直太理想了!
“主任,您看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我们保证遵守老太太的规矩,绝对干净安静!”陈卫国连忙说道,通时不动声色地从口袋里摸出两包“大前门”香烟(刚在供销社买的),轻轻放在王主任面前的桌子上,“一点心意,您辛苦。”
王主任瞥了一眼香烟,脸色缓和了些:“行吧,李老太太家就在后面胡通里,我带你们过去看看。成不成,得看老太太的意思。”
“哎!谢谢主任!太感谢您了!”陈卫国和林秀芝连忙道谢。
王主任带着他们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个青砖围起来的小院前。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墙角种着几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