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章 青瓷
我看来,传统就像这面团,需要用新的手法去揉捏,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展览闭幕后,非遗中心的老匠人找到林叙,手里拿着个锦盒。"这是我师父传下来的面塑工具,"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现在,我想把它交给能让传统活起来的人。"林叙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套象牙雕刀,刀柄上刻着"匠心"二字,包浆温润,仿佛承载着百年的光阴。

    第十九章

    星河流转

    入夏时,林记面馆的星空露台成了网红打卡地。每晚七点,光纤模拟的星辰准时亮起,映着食客们惊喜的笑脸。林昭学会了用平板电脑点餐,却总在高峰期忍不住跑到后厨揉面,汗水顺着额角滴落在智能面板上,晕开细小的水花。

    这天傍晚,林叙正在调试新的投影设备,突然接到海外分店的视频电话。屏幕里,巴黎的店员焦急地比划着:"林先生,有位法国客人说我们的面没有灵魂!"林叙看着背景里埃菲尔铁塔的灯光,想起临行前林昭塞进行李箱的祖传擀面杖——此刻正摆在巴黎分店的展示柜里,被射灯照得发亮。

    深夜的露台上,林叙把平板电脑递给林昭。视频回放里,法国客人用叉子挑起面条,记脸困惑:"这面条很完美,但感觉少了点...人情味。"林昭盯着屏幕里那碗漂着樱花虾的汤面,突然说:"下个月我去巴黎。"

    巴黎分店的后厨里,林昭系着深蓝色围裙,在不锈钢操作台前揉面。当地厨师们围在周围,看着他的手掌在面团上翻卷,汗水滴落在光滑的台面上。当第一碗手擀面端出去时,那位法国客人突然红了眼眶:"就是这个味道!和我祖母让的意大利面一样,有阳光的味道。"

    林叙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哥哥被外国厨师们围住请教,围裙上的面粉在异国的灯光下闪着微光。他想起出发前,林昭在行李箱里偷偷塞了袋老家的泥土:"听说植物到了国外会想家,面团应该也一样。"

    第二十章

    棠棣之实

    深秋的老城区飘起第一片梧桐叶,林记面馆迎来了十周年庆典。博物馆里新增了一面"食客故事墙",上面贴记了世界各地的明信片——有东京的樱花,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还有南极科考站的冰山,每张卡片上都写着:"谢谢你的面,让我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庆典当天,林叙推着个盖着红布的推车走进大厅。林昭正在给老街坊们分发纪念版面碗,看见弟弟神秘的笑容,忍不住挑眉。"哥,送你的礼物。"林叙揭开红布,露出一台复古风格的压面机,机身用黄铜包裹,刻着细密的缠枝莲纹,正是当年爷爷用过的款式改良版。

    "你哪来的钱?"林昭摸着冰凉的黄铜,声音有些发颤。林叙却拉着他走到博物馆最里间,墙上挂着幅巨大的十字绣,绣的是星空露台上的场景——两个并肩而坐的身影,背后是璀璨的星河。"这是用海外分店的盈利请人绣的,"林叙的声音很轻,"上面的每一颗星,都是我们收到的感谢信数量。"

    深夜打烊后,兄弟俩坐在星空露台上。林叙靠在林昭肩上,看着光纤模拟的流星划过,突然说:"哥,你还记得小时侯许的愿吗?"林昭轻笑,伸手揉乱他的头发:"你说要当科学家,把面馆开到月亮上。"

    "现在我们开到巴黎了,"林叙抬头看他,眼中映着星光,"下一步,是不是该考虑月球分店了?"林昭笑着摇头,却在对上弟弟认真的目光时,笑容渐渐温柔。他从口袋里掏出个丝绒盒子,里面不是戒指,而是枚用面团捏成的星星,晒干后涂了层清漆,在星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小叙,"林昭的声音混着晚风,"不管面馆开多远,你都是哥心里最亮的那颗星。"

    梧桐叶落在露台的藤椅上,发出轻微的声响。远处的评弹声隐约传来,唱的是"棠棣之华,鄂不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之华简介 >之华目录 > 第17章 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