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4章 永驻
    棠棣之华

    第二十四章

    长河永驻

    秋分的晨雾还未散尽,林记面馆的铜铃便清脆作响。林昭擦拭着新到的仿古桌椅,檀木特有的香气混着骨汤的醇厚在空气中弥漫。他特意换上了林叙从苏州定制的藏青长衫,袖口绣着银丝勾勒的面条纹样,针脚细密得如通记忆里缠绕的岁月。

    "哥,电视台的人到了!"林叙抱着一摞资料匆匆跑来,白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锁骨处淡淡的红痕——那是昨夜调试投影设备时被数据线蹭到的。林昭下意识伸手整理他翘起的衣领,却在指尖触到温热肌肤时猛地顿住,耳尖泛起薄红。

    摄影棚就设在星空露台。导演举着对讲机指挥灯光,镜头前,林昭正将面团摔打在案板上,发出富有节奏的"砰砰"声。"林师傅,能讲讲这揉面的门道吗?"主持人递过话筒。林昭抬头,目光不经意间与角落里的林叙交汇,对方正举着提词板,上面画着加油的卡通小人。

    "揉面讲究三光——手光、盆光、面光。"林昭的声音沉稳,掌心的老茧摩擦面团发出沙沙声,"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心意揉进去。小时侯我父亲常说,每根面条都有灵魂,就像......"他突然哽咽,眼前浮现出父亲临终前握着他的手,将擀面杖塞进他掌心的画面。

    林叙看着镜头里哥哥泛红的眼眶,悄悄按下录音笔。这是他策划的特别企划——将林家三代人的故事制成纪录片。此刻回放屏幕上,年轻的爷爷正在教父亲擀面,而现实中,林昭的动作与影像里的祖辈如出一辙,时光仿佛在此刻重叠。

    拍摄间隙,林昭躲在后厨抽烟。这是他戒了五年的习惯,只有在压力大时才会偶尔犯瘾。烟雾缭绕中,他听见熟悉的脚步声。林叙递来一瓶矿泉水,瓶身上贴着便利贴:"尼古丁会让面条失去灵魂哦~"

    "还是被你发现了。"林昭掐灭香烟,喉结滚动,"刚才说到父亲时......"话没说完,林叙突然抱住他。少年身上带着阳光和油墨的气息,让他想起无数个清晨,小叙趴在面馆长凳上补作业的模样。

    "哥,我都懂。"林叙的声音闷闷的,"所以才想把这些故事都记录下来。"他掏出手机,播放刚刚录下的片段。画面里,林昭擀面的侧影被柔光笼罩,解说词是林叙自已写的:"这双手揉过战火纷飞的年代,抚过饥寒交迫的岁月,最终在和平年代里,为无数人捧出一碗温暖。"

    林昭的眼眶再次发热,他反手抱住弟弟,感受着对方后背凸起的脊椎骨——那个曾经需要他护在怀里的孩子,如今已长成能与他并肩扛起家族重担的男人。

    傍晚时分,老街坊们自发聚在面馆前。王大爷支起老式放映机,幕布上开始播放林家面馆的百年影像。泛黄的照片里,梳着长辫的太奶奶在灶台前忙碌;黑白胶片中,年轻的父亲推着面摊走街串巷;而最新的画面,是林昭与林叙在星空下碰杯,身后的光纤星辰璀璨。

    "原来林家面馆有这么多故事!"年轻食客们举着手机拍摄,"这才是真正的匠心传承!"人群中,几个外国游客跟着学起了揉面的手势,面团在他们手中歪歪扭扭,却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深夜打烊后,兄弟俩坐在露台上。林叙调试着新安装的天文望远镜,目镜里,猎户座星云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哥,你看。"他招呼林昭过来,"这团星云据说有十万年历史了,可我们看到的光,是它几万年前发出的。"

    林昭望着深邃的夜空,突然说:"就像我们的面馆,百年传承的不只是手艺,更是一种等待。等待食客们上门,等待故事被记住,等待......"他顿了顿,转头看向林叙,"等待最爱的人回家。"

    风掠过露台的紫藤架,发出沙沙声响。林叙从口袋里掏出个丝绒盒,里面是两枚银戒指,戒面刻着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之华简介 >之华目录 > 第24章 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