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后来...父亲发现了,把我关在家里半年。再后来...他的声音哽咽了,就听说她病逝的消息。

    一阵沉默。远处传来厨房准备晚饭的声响,锅碗碰撞的声音在暮色中格外清晰。

    你父亲...还好吗苏明哲终于问道。

    魏昌傲想起父亲孤独的背影:他很好。就是...很想念母亲。

    苏明哲长叹一声:明天开始打灶吧。就用...你母亲以前住的院子做工坊。

    接下来的日子,魏昌傲在苏家住下了。他工作的院子据说是母亲少女时代居住的地方,窗前还种着她最喜欢的栀子花,虽然已经过了花期,但枝叶依然茂盛。

    魏昌傲设计的灶台融合了父亲的经典技法和母亲的创新理念——传统的灶膛结构保证了火力旺盛,而侧面加装的热水罐和特制的保温层则是前所未有的设计。他在不起眼的角落刻下一朵小小的牡丹,就像母亲刺绣上常见的那样。

    苏明哲每天都会来看他工作,有时带些点心,有时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魏昌傲能感觉到舅舅眼中复杂的情绪——愧疚、怀念,还有逐渐增长的欣赏。

    这设计很精巧。一天下午,苏明哲指着热水罐说,不像传统瓦工的想法。

    魏昌傲擦了擦额头的汗:是根据母亲的笔记改良的。她虽然不懂打灶,但观察力很强。

    她从小就这样。苏明哲眼中浮现怀念之色,总能看到别人忽略的细节。他顿了顿,昌傲...你有想过留在县城发展吗

    魏昌傲手上的动作停住了。

    苏家现在我做主。苏明哲声音温和但坚定,你母亲的那份嫁妆...一直留着。你可以用它开个作坊,把魏氏灶法发扬光大。

    这个提议让魏昌傲心跳加速。县城的机会确实比乡下多得多,而且...

    我...我需要考虑一下。他最终说道。

    那天晚上,魏昌傲辗转难眠。他起身点亮油灯,打开父亲临行前给的那个小布包。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父亲笨拙却认真的字迹:

    昌傲,若苏家认你,不必顾虑我。你娘当年常说,好手艺不该埋没。爹老了,守着老宅就行。魏氏灶法交给你了,怎么发展,你决定。

    纸的背面,是一幅简单的路线图,标注着从县城到村里沿途的休息点和茶摊。每一个标注旁边都写着此处水可饮或此处有荫凉之类的叮嘱。

    魏昌傲的眼泪无声地滑落。父亲早就料到了这一切,却还是让他自己选择。

    第二天清晨,魏昌傲找到苏明哲:舅舅,灶台今天就能完工。我想...先回村里一趟。

    苏明哲似乎早有预料,点点头:应该的。告诉魏...告诉你父亲,苏家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灶台完工那天,苏家上下都来参观。新灶台点火后,火苗立刻欢快地窜起,热水罐不一会儿就冒出蒸汽。围观的仆人们发出惊叹声。

    神奇!新灶真好用!厨娘兴奋地说。

    苏明哲站在一旁,眼中满是骄傲:婉如若在,一定会很高兴。

    魏昌傲收拾工具准备离开时,苏明哲递给他一个精致的木匣:给你父亲的。。

    昌傲打开木匣,里面是一把精制的瓦刀。

    还有这个...苏明哲又拿出一个小包袱,是婉如出嫁前的一些绣品。本来...是准备给她当嫁妆的。

    回村的马车上,魏昌傲紧紧抱着这些珍贵的礼物。他迫不及待想告诉父亲,母亲的家族并没有完全忘记她;想告诉父亲,苏家的大门终于向他们敞开了;更想告诉父亲,无论有多少诱惑,他都会回到那个有着老槐树的小院,因为那里才是他的根。

    当马车翻过最后一道山梁,熟悉的村庄轮廓出现在眼前时,魏昌傲看见村口的老槐树下,一个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灶火相传简介 >灶火相传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