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它
黄毓杰的目光扫过工作室。这里每一件等待修复的器物,都曾破碎不堪,蒙尘蒙垢。它们承载着时光的重量,也寄托着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修复它们,赋予它们新生,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技艺,更是他视为生命的使命。这面铜镜,无论它多么诡异,多么令人恐惧,它同样是一件等待被唤醒的、承载着古老信息的文物。那盘绕的夔龙纹,那精湛的工艺……它不该被这样遗弃。
一种近乎偏执的责任感,如同冰冷的泉水,缓缓压过了翻腾的恐惧。他扶着墙壁,慢慢站起来。双腿还有些发软,但眼神却一点点变得坚定,甚至带上了一丝近乎疯狂的锐利。他走回工作台,重新坐下。灯光下,他苍白的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有一种近乎凝固的专注。
他再次拿起刻针和放大镜,重新对准那暗红的断口。针尖落下,发出细微的嘶嘶声,稳定而执着。清理,继续清理。灯光稳定地照射着,工作台整洁有序,仿佛刚才那场混乱的黑暗从未发生。只有他后背衬衫上被冷汗浸透的冰凉,和眼底深处那一抹无法完全掩饰的惊悸,无声地诉说着方才的真实。
时间在专注的清理和细微的恐惧中流逝。断口的清理接近尾声,露出了相对规整的铜胎边缘。黄毓杰开始着手处理镜背的绿锈。超声波清洗仪发出低沉的嗡鸣,将铜镜包裹在纯净的水流和震荡中。顽固的锈迹在声波的震荡下渐渐松动、剥离。接着是化学软化、物理剔除……每一步都精确到微毫。镜背的夔龙纹饰在去除了厚重的锈壳后,逐渐显露出其狰狞而精美的全貌。龙身盘曲遒劲,鳞爪飞扬,透着一股远古的威严与神秘。
修复工作推进到最关键的一步——补配缺失的镜体。黄毓杰根据残存的半面弧度、厚度以及纹饰的走向,运用他精湛的建模技艺,在电脑上精确复原了缺失部分的形态,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完美的树脂模具。然后,便是最考验耐心与火候的工序:失蜡法铸造青铜补件。
工作室一角的小型熔炉亮起了红光。坩埚里,青铜碎料在高温下熔化成炽热的金红色浆液,翻滚着,散发出灼人的热浪和浓烈的金属气息。黄毓杰穿着厚实的防护围裙,戴着隔热手套,眼神专注得如同在进行一场神圣的祭祀。他小心翼翼地将滚烫的铜水浇注进预先制作好的、包裹着蜡模的陶范之中。高温扭曲了空气,汗水瞬间浸透了他的额发,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围裙上,发出嗤的轻响,瞬间蒸发。
冷却,开范,取出粗粝的青铜铸件。接着是漫长而枯燥的精修:锉刀打磨掉毛刺飞边,刻刀还原细微的纹饰,砂纸一遍遍由粗到细地抛光……汗水浸透了他的后背,手臂因为长时间的精细操作而酸痛颤抖。他强迫自己忽略身体的疲惫和心底深处那始终未曾真正散去的寒意,全部心神都凝聚在手中的铜件和那半面古老的铜镜上。锉刀与青铜摩擦的声音,砂纸滑过的沙沙声,成了这方空间里唯一的节奏。
当最后一道细微的划痕被最细的砂纸磨平,黄毓杰放下工具,长长地、近乎虚脱地吁出一口气。他拿起那枚新铸的青铜补件,与那半面古镜的断口小心翼翼地拼接在一起。弧度、纹饰的衔接……严丝合缝!如同它原本就该是一体。新铜的光泽明亮,古镜的铜胎温润,在灯光下形成一种奇异的和谐。只剩下最后一步——粘接。
他调好了专用的、透明度极高的环氧树脂胶,胶体在搅拌棒下流淌,如同凝固的琥珀。他屏住呼吸,用最细的注射针头,将胶液一点点、极其均匀地注入断口接缝处。胶液在毛细作用下迅速渗透、填满每一丝微小的缝隙。粘接完成,剩下的就是等待树脂彻底固化。
黄毓杰靠在椅背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不仅是身体,更是精神上。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是凌晨两点。窗外城市的喧嚣早已沉寂,只剩下远处偶尔传来的、模糊的车流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