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心!那个廉价粗糙得硌人的塑料发卡,王秀英倒是在之后串门时,特意戴了好几次,逢人便说是外甥女玲玲送的,满脸炫耀。

    时间像裹着冰渣的河水,在梁雨刻意制造的疏离中流淌。

    她在北方冰城读完地质学,又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进入了一家大型设计院。

    工作性质让她常年奔波于各个项目现场,与图纸、数据和冰冷的钢铁为伍。她成了部门里出了名的节假日钉子户。

    春节、中秋、国庆……当同事们归心似箭,热烈讨论着回家的车票和年货时,梁雨总是平静地举手:经理,我留下值班。项目进度紧。

    同事打趣:小雨,你这觉悟,真该评劳模!一点不想家啊梁雨只是弯弯嘴角,露出一个标准而空洞的微笑,像戴着一副精心打磨的面具:嗯,习惯了。项目要紧。

    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扇遥远的、被称为家的门,对她而言,早已失去了归的引力。回去做什么重温那一盘象征性的剩菜聆听永无止境的别人家孩子的颂歌还是面对母亲那张永远写满挑剔和预设背叛的脸不如留在空旷的办公楼里,与沉默的图纸相伴,至少心是静的。

    她用积攒的工资和项目奖金,在城北买下了一个小小的公寓。

    六十平米,朝南,阳光能毫无遮挡地铺满大半个客厅。装修是她自己设计的,极简的北欧风,空旷、干净、线条利落,白墙、原木地板、几件必须的家具,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和累赘。她喜欢这种一览无余的清爽,像被彻底消毒过的实验室,没有阴暗角落,没有藏污纳垢的可能。

    客厅里唯一鲜活的色彩,是书架上几排厚重的专业书籍和一盆被她养得郁郁葱葱、叶片肥厚的绿萝。这里是她用沉默和距离构筑的堡垒,隔绝了南方的湿冷和名为亲情的寒流。

    电视柜不起眼的角落里,放着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白色塑料方盒,指示灯在阴影里闪烁着极其微弱的红光。

    这是她去年春节被勒令必须回家过年时,顺便给家里安装的监控摄像,本意是想的自己实在是做不出什么太过亲密的举动也不喜常常回家,有个监控,有个什么事情她能第一时间知道。

    当时安装的时候没人当回事,王秀英也只是撇了撇嘴撂了句假惺惺。

    梁雨也没解释。因为她也有私心,也需要一个绝对客观、绝对安全的观察孔,一个不需要情感卷入的冰冷通道,去确认那个物理坐标的存在,或者,去旁观那种熟悉的、令人窒息的空气是否依旧在循环。

    又是一年除夕。

    设计院大楼里空旷得能听见回音。

    梁雨主动接下了紧急的技术复核任务。办公室里暖气开得很足,干燥温暖。电脑屏幕上复杂的桥梁应力分析图泛着冷光。

    窗外,是城市盛大而疏离的灯火,远处传来被高楼切割得断断续续的、沉闷的鞭炮声。手机屏幕亮着,是部门群里刷屏的红包和千篇一律的拜年表情,热闹得像一场浮于表面的电子烟花。

    鬼使神差地,梁雨停下了移动鼠标的手指,点开了手机里那个隐藏得很深的监控APP。加载的圆圈缓慢转动,几秒后,清晰的画面跳了出来,带着一种无声的、冰冷的真实感。

    镜头居高临下,覆盖着家里熟悉的旧客厅。褪色的碎花沙发套,玻璃茶几上堆满了瓜子、花生、五颜六色的糖果,像一片廉价的、热闹的废墟。

    电视里,春晚主持人用高亢喜庆的语调说着吉祥话,声音开得震耳欲聋。父亲梁建军独自坐在沙发最靠边的位置,身形比记忆中更显佝偻单薄,手里捏着遥控器,眼神却空洞地落在不知名的角落,像一尊被遗忘在喧嚣角落、落满灰尘的泥塑。

    母亲王秀英则坐在沙发的另一头,与梁建军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她此刻正举着手机,满面红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地无春简介 >北地无春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