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第1章

    小安,你爹出事了!

    十万大山山脚下,祖父吴大福满脸着急朝山上喊道。

    声音穿过层层叠叠的松树林,惊起山脚下正在田间除草的村民纷纷抬头看去。

    山上,吴承安正蹲在一处隐蔽的陷阱旁,手里攥着一根细绳,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陷阱中间那几粒谷子。

    听到祖父的喊声,他心头猛地一跳,手指不自觉地收紧,绳子勒进掌心也浑然不觉。

    爹不是去服徭役了吗怎么会出事

    他丢下绳子,再也没有心思守着陷阱,三步并作两步往山下冲。

    十岁的身体在陡峭的山路上灵活得像只小鹿,但心里却沉甸甸的像压了块石头。

    吴大福站在山脚的老槐树下,粗糙的大手不停地搓着衣角。

    见孙子从山上飞奔下来,他一把抓住吴承安的手,声音沙哑:

    这次服徭役是帮助军营加强防御,需要砍伐树木运送回军营。没想到搬运的时候,另外一人忽然晕倒,你爹为了救那人不慎被砸伤了腿。

    吴承安闻言,眼前一黑。

    穿越到这个类似宋朝的古代世界已经十年,他深知在这个时代一个劳动力的价值。

    父亲受伤,对他们二房这个小家可以说是天塌了。

    伤得重吗他声音发颤,跟着祖父快步往村里走。

    军营的郎中说......伤筋动骨。

    吴大福叹了口气:你爹现在被人抬回来了,就在家里。

    吴承安鼻子一酸。

    这些年父亲为了积攒银子能让他去学堂读书,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黑才回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想到父亲可能因此落下残疾甚至永远都无法下地干活,眼泪顿时模糊了视线。

    两人急匆匆穿过村子。

    时值初春,田里的麦苗刚冒出嫩芽,远处几个村民正在地里忙碌。

    看到吴家爷孙俩行色匆匆,有人停下手中的活计张望,低声议论着什么。

    还未到家门口,就听见母亲李氏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吴承安脸色大变,甩开祖父的手冲进院子。

    吴家的房子是典型的农村土坯房,三间正屋坐北朝南,东西各两间厢房,围成一个简陋的院落。

    泥墙上爬着几根枯黄的藤蔓,院角堆着柴火和农具。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进西厢房,屋内挤满了人。

    昏暗的光线下,他看到奶奶柳氏坐在床边抹眼泪,大伯吴大河和伯母赵氏站在一旁,三个堂哥——十五岁的吴承宗、十三岁的吴承祖和九岁的吴承业挤在角落里。

    自己的母亲李氏跪在床前,六岁的妹妹吴小荷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抽泣。

    三叔吴三河和新婚不久的婶婶周氏站在门边,怀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堂妹吴小花。

    而他的父亲吴二河则躺在床榻上,脸色惨白,冷汗顺着太阳穴往下淌,打湿了枕巾。

    他紧咬着牙关,一声不吭,哪怕右腿已经肿得老高,皮肤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爹!吴承安扑到床前,握住父亲粗糙的大手。

    那手上满是老茧和裂口,此刻却冰凉得吓人。

    他转向哭成泪人的母亲:娘您先别着急哭,有伤咱们找郎中就是,您这样哭当心动了胎气。

    李氏已经怀有六个月身孕,肚子明显隆起。

    回来之前,军营内的郎中已经看过......

    李氏抽噎着说,说要治好你爹的腿,最少也需要三十两银子,咱们这一大家子就算不吃不喝,三年也挣不到三十两银子啊。

    屋内一片死寂。

    三十两银子,足够普通农家五六年的开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简介 >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目录 >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