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9章
    第19章

    暮春时节的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王家那辆枣红色的马车缓缓驶入县城西门。

    车轮碾过石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惊起了路边几只正在啄食的麻雀。

    这辆马车算不得多么华贵,但用料扎实,车厢两侧挂着写有醉仙楼三个大字的灯笼,在县城里也算是个显眼的标识。

    吴承安透过半卷起的车帘打量着这座县城。

    城墙是用青砖砌成,约莫两丈来高,城门口站着两个懒散的衙役,正倚着长枪打盹。

    街道两旁的店铺多是两层小楼,青瓦白墙,偶尔能看见几家挂着彩绸的绸缎庄和飘着药香的药铺。

    行人往来不绝,挑担的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炸油糕和卤肉的香气。

    安哥儿,快看那边!

    王宏发兴奋地拍着吴承安的肩膀,肉乎乎的手指指向远处。

    那就是我家在县里的醉仙楼,三层呢!整个县城就数我们家的酒楼最高!

    吴承安顺着望去,果然看见一座三层的木楼矗立在街角,飞檐翘角上挂着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

    楼前挂着大红灯笼,门匾上醉仙楼三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门前停着几辆装饰讲究的马车,几个穿着体面的客人正往里走。

    少爷坐稳了,前面要拐弯了。福伯的声音从车辕上传来。

    马车拐进一条稍显安静的巷子,两侧是整齐的院落。

    约莫行了百来步,停在一座青砖灰瓦的大宅前。

    宅门不算特别气派,但门楣上王府二字写得方正有力。

    一个小厮正在门前洒扫,见马车到来,连忙放下扫帚迎了上来。

    少爷回来啦!小厮殷勤地掀起车帘。

    胖乎乎的王宏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圆滚滚的身子差点绊了一跤,吓得福伯赶紧伸手扶住。

    他却顾不上这些,一溜烟跑进大门,边跑边喊:爹!娘!你们快出来!安哥儿是神童,是天才!

    吴承安不紧不慢地下了车,整了整有些皱褶的衣衫。

    这件靛蓝色的长衫是王家昨日才给他置办的,虽然料子不算上乘,但比起他原先打补丁的粗布衣服已经好太多了。

    他抬头打量着这座宅院——三进的院落,前院种着几株石榴树,正值花期,火红的花朵在绿叶间格外醒目。

    东西两侧是下人住的厢房,中间一条青石小路通向正厅。

    你这孩子,怎么这般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穿着湖绿色对襟襦裙的王夫人从正厅走出来,身后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丫鬟。

    王夫人看到王宏发活蹦乱跳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看来今日发儿并未被那马子晋等人欺负,请吴承安保护发儿果然有效,那些银子和镯子花得值。

    王宏发跑到母亲跟前,拉着她的手直跳脚:娘,您不知道,今天安哥儿可厉害了!

    他不但以一敌十二,打服了马子晋那帮人,还用一个上午就背出了《千字文》,韩夫子都被惊到了!

    王夫人闻言一震,手中的帕子差点掉在地上。

    她下意识看向刚走进院子的吴承安。

    这个瘦高的少年比她矮不了多少,清秀的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怎么看都不像能以一敌十二的样子,更别说一个上午背出《千字文》了。

    安哥儿,这是真的吗王夫人强压住心中的震惊,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吴承安摸了摸后脑勺,露出一个有些羞涩的笑容:夫人,我从小记忆力就好。

    王夫人将信将疑地看向随后进来的福伯。

    老管家会意,上前一步道:夫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简介 >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目录 > 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