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章
    第21章

    暮色四合,县城渐渐安静下来,唯有醉仙楼灯火通明。

    三楼最里间的听雨轩包间内,王德发不停地搓着胖手,在红木圆桌旁来回踱步。

    桌上早已摆好了八冷八热的席面,一壶上等的碧螺春冒着袅袅热气。窗外偶尔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更显得屋内气氛凝重。

    老爷,您坐下歇会儿吧。福伯低声劝道:赵大人应该快到了。

    王德发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苦笑道:我怎能不急马千户那脾气你是知道的,若是处理不好......

    话未说完,楼下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王德发连忙整了整衣冠,快步走到楼梯口。

    只见一名三十出头的男子缓步上楼。

    他身着青色官服,胸前补子上绣着鸂鶒,头戴乌纱帽,面容清癯,一双凤眼透着几分疏离。

    身后跟着两个衙役,腰间配着水火棍。

    赵大人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王德发连忙躬身行礼,脸上的肥肉堆出殷勤的笑容。

    赵承平微微颔首,目光在醉仙楼内扫视一圈。

    这酒楼虽算不得多么奢华,但胜在干净整洁。

    三楼包间更是布置得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角落里摆着盆兰草,窗外正对着县城的万家灯火。

    王员外今晚好端端的,为何要宴请本官和马千户

    赵承平落座后开门见山问道,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王德发讪笑一声,亲自为赵承平斟茶:说起来也是惭愧,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和马千户的公子有些过节,想请赵大人从中调解一番。

    听到这话,赵承平紧绷的神色略微放松。

    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香在口中弥漫。

    作为三甲进士出身,他被派到这偏远边境担任县令不过是个过渡。

    朝中有人承诺,只需三年任期一满,就能调回京城任职。

    因此他一向谨言慎行,生怕留下什么把柄。

    但若只是调解孩童间的矛盾,倒也无伤大雅。

    小孩子打闹而已,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赵承平淡淡道,心中却在盘算。

    这王德发虽是商贾,但每年给县衙捐的银子不少,修缮县学时也出了大力,卖他个人情未尝不可。

    王德发察言观色,连忙道:赵大人明鉴,若是寻常打闹,小人也不敢劳您大驾,只是这次情况不同。

    他欲言又止,正待解释,楼下突然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逼近。

    赵承平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只见一名身着铁甲的中年男子大步上楼,腰间佩刀随着步伐铿锵作响。

    此人约莫四十左右,身高七尺,虎背熊腰,一张方脸上布满风霜痕迹,浓眉下一双虎目炯炯有神。

    身后跟着四个全副武装的亲兵,个个杀气腾腾。

    马千户!赵承平起身拱手,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

    虽然大乾王朝重文轻武,武将品级普遍低于文官,但眼前这位毕竟是手握一千精兵的千户,他也不敢怠慢。

    马元正抱拳回礼,声如洪钟:赵大人这么早就来了看来今晚这顿饭不简单啊!

    说着,锐利的目光扫向王德发。

    王德发只觉得后背发凉,连忙上前引座:马大人从军营赶回,快请上座!

    三人分宾主落座。

    马元正大马金刀地坐着,铁甲与椅子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朗声道:今晚若不是看在赵县令的面子上,我是绝对不会从军营赶回来的。

    说吧,找本千户何事

    行伍之人,做事干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简介 >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目录 > 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