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那力量沉甸甸的,带着托付千钧的重量。

    数日后,京城方向,信使如流星般接连而至,措辞一封比一封严厉,最终变成了泣血的控诉与绝望的咒骂。斥候回报,已有诸侯军队开始试探性地向京城移动。而北方,蛮族大营的炊烟一日浓过一日,战马的嘶鸣声昼夜不息,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磨利了爪牙。

    帅帐中,烛火通明。义父的目光锐利如电,扫过沙盘上犬牙交错的局势,最终定格在那蜿蜒千里的边境线上。

    静安,义父的声音沉稳如山,传我将令:

    其一,各营即刻起进入最高战备!加固城防,深挖壕堑,滚木礌石火油,备足三月之用!斥候营前出百里,我要蛮族一只鸟飞过,都看得清清楚楚!

    其二,精选军中死士三千,由你亲自统领。携我亲笔书信,昼伏夜行,潜行至京畿外围。不必入城,不必勤王。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义父的手指狠狠点在沙盘上几个关键隘口,扼守这几处通往北境的咽喉要道!无论诸侯还是溃兵,胆敢引蛮族南下,或纵兵北掠边民者——杀无赦!以战止乱,为我北境屏障争取时间!

    其三,义父的目光投向帐外沉沉的夜色,带着一丝苍凉,将我军……‘奉旨回援’的消息,放出去。但要‘走’得慢些,‘动静’大些。

    我瞬间领悟:义父之意是……虚张声势,疑兵之计

    不错!义父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锋芒,让那些蠢蠢欲动的诸侯,以为我们真的动了!让他们猜疑,忌惮!也让京城的陛下知道,我旌旗军,并非无动于衷,只是……鞭长莫及,更有强敌环伺!此计险,却能争得一线喘息之机!

    末将明白!我抱拳领命,热血在胸中激荡。这不是退缩,而是以进为退,将整个北境的存亡系于一身,主动踏入风暴中心,为身后千万人争取生机!

    三日后,我率三千死士,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然离开大营。回望旌旗军壁垒森严的营盘,在昏黄的落日余晖下,宛如一道沉默而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义父独立在辕门高耸的瞭望台上,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一尊亘古不变的雕像,牢牢钉在这片焦土之上。

    寒风卷起沙砾,抽打在脸上,生疼。我最后望了一眼那道守护着万家灯火的身影,猛地勒转马头,决绝地冲向南方未知的黑暗与烽烟。

    此去,九死一生。但我知道,我的根,我的魂,我的安,早已与那道铁壁,与那千千万万需要守护的生命,牢牢铸在了一起。

    守国门,便是守社稷!纵使此身化为齑粉,亦要在这破碎的山河间,为生民立一道屏障!

    此身许国,心方为安!

    2

    冰冷的夜风如淬毒的匕首,切割着裸露的皮肤。我和三千死士,如同贴着地面游走的阴影,在荒芜的山林与废弃的村落间穿行。马蹄裹着厚布,口衔枚,甲叶用皮条紧紧捆扎,任何一点多余的声响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南下的路途,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之上。

    斥候营的精锐不断带回令人窒息的消息:

    报!镇西侯刘琮部前锋已抵京郊三十里,扎营观望!

    报!平阳王世子打着‘清君侧’旗号,其部劫掠京畿粮道,百姓流离!

    报!禁军哗变,朱雀门失守!溃兵正沿官道向北溃散!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我的心上。京城在燃烧,秩序在崩塌,而更深的恐惧如跗骨之蛆——那些溃败的、贪婪的、毫无底线的兵匪,正像瘟疫般向北蔓延。他们本身就是灾难,更可能成为蛮族南下的引路先锋!

    加速!我低声喝令,声音在喉间绷紧,务必在明日拂晓前,抢占飞狐陉!

    飞狐陉,连接京畿与北境最为险要的咽喉,两侧悬崖峭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义父在沙盘上重重圈出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烽烬安——大安末年纪事简介 >烽烬安——大安末年纪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