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水乡锈刀
江南,秀水镇。
时值暮春,细雨如丝,缠绵地笼罩着这个依偎在太湖畔的小镇。青石板路被冲刷得油亮,倒映着两旁白墙黑瓦的民居,以及撑着油纸伞、步履悠闲的行人。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水汽、泥土的芬芳,还有淡淡的鱼腥味
——
那是从镇子尽头、泊满渔船的小码头传来的。
码头边,靠近一棵老歪脖子柳树的地方,有一间不起眼的木屋。木屋前搭着个简易的工棚,里面堆放着各种木料、工具和几块尚未完工的船板。一个男人正坐在工棚下,专注地打磨着一块榆木板。
他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短褂,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上面有道浅淡的疤痕,在苍白的肤色下若隐若现。他头发用一根简单的布带束在脑后,几缕湿发贴在额角。面容算不上英俊,却轮廓分明,尤其是一双眼睛,深邃得像寒潭,偶尔抬眼望向雨幕时,会闪过一丝与这水乡宁静格格不入的锐利,旋即又被一种近乎死寂的沉寂所掩盖。
镇上的人都叫他
阿寒,没人知道他的全名,只晓得他是一年多前从北方来的,租了这间破木屋,靠着一手不错的修船手艺谋生。他话很少,总是独来独往,除了去镇上换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或是帮渔民修补渔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这码头边。
阿寒!
一个清脆的女声穿透雨幕,带着几分俏皮。
男人抬起头,看向来人。
是苏清瑶。她穿着一身淡绿色的襦裙,外面罩着件防水的油布小坎肩,手里提着个食盒,正快步从石板路上走来,发间的水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滴落。她约莫十六七岁,肌肤胜雪,眉眼弯弯,像雨后初绽的荷花,透着一股灵动的秀气。
清瑶姑娘。
阿寒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久未与人深谈。他放下手中的砂纸,站起身,习惯性地拍了拍身上的木屑。
又在闷头干活呢
苏清瑶走到工棚下,将食盒递给他,看这雨下的,估计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我娘炖了鱼汤,让我给你送点来,暖暖身子。
食盒打开,一股浓郁的鲜香扑鼻而来,白色的鱼汤上漂浮着翠绿的葱花和嫩黄的姜片,光是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多谢苏婶,也多谢你。
阿寒接过食盒,放在一旁的木桌上,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这是上次修你家那只小船的钱,一直忘了给你。
苏清瑶见状,小嘴一撅,佯怒道:阿寒哥,你又来!一碗鱼汤而已,说什么钱不钱的。我爹生前常说,邻里之间就该互相帮衬。你帮我们修了那么多东西,我们还没好好谢你呢!
提到
爹,苏清瑶的眼神黯淡了一下。她父亲原是镇上的绣匠,一手苏绣出神入化,可惜去年因病去世了,只留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阿寒握着铜板的手顿了顿,最终还是收了回去,低声道:那……
多谢了。
他不擅长应付这样的热情,尤其是来自这样一个纯粹善良的姑娘。
苏清瑶见他收下,又恢复了笑容,好奇地打量着他刚才打磨的木板:阿寒哥,你这是要做什么这么好的榆木,做小船是不是太可惜了
不是船,
阿寒淡淡道,做个箱子。
箱子
苏清瑶歪着头,什么样的箱子要用这么厚的榆木还打磨得这么光滑。
阿寒没有回答,只是目光落在工棚角落,那堆杂物的最深处,似乎藏着什么东西,被一块破旧的油布严严实实地盖着,轮廓隐约像是一个长条形的匣子。他的眼神微微一凝,随即又移开,拿起汤勺,低头喝起了鱼汤。
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