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千古名句
说的名句写在纸上。”
楚子墨虽然不懂发生了什么,但还是在纸上写上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笔停,纸上的字顿时金光闪闪。直冲天际,周围的才气也疯狂涌入纸画里面。
张夫子“这是获得天地认可才能引来这样的天地异象,说明你这句话有机会成为千古名句。”
“而且让为千国名句刚刚出世,写在物L上,那么,那件物L就能成为儒宝。”
“并且随着这句话的流传,影响力变大大,这件儒宝的威力也就越大。”
楚子墨有些惊讶,装个逼,还能装出个儒宝,还能提升自已的儒道修为。
另一边,大夏书院庭院中,楚天遥也是心神一动。
眼中露出惊喜的目光。随后一个闪身便来到楚子墨身旁。
众人看见楚天遥也是立马施礼,包括张夫子。
楚天遥笑呵呵的说道:“不必多礼,我是来看看我的宝贝孙子的。”
“不愧是我老楚的宝贝孙子,年纪轻轻就已经能说出千古名句。”说完便把纸张拿在手里观看。
对此张夫子是有点无语,要知道让为大夏书院的院长,怎么可能没有见过千古名句,这么大反应可能更多的是因为爱这个孙子。
千古名句虽然难得,但是大夏书院里的几名大儒老师还是有那么几句的。
更别说身为院长的楚天遥了,让为大夏唯一的儒道亚圣。就是他平时随便说的一句话都会被人引用。
你可能和读书人聊天的时侯,读书人都会说当代亚圣楚天遥说过什么什么。
更甚至他当年在大夏书院突破到一品亚圣,现在那块地都是书院圣地,经常有学子去那里悟道。
楚天遥:“我决定了,为了不浪费这样的千古名句,以后就挂在大夏书院的大门口。”
“院长,这似乎有一些不妥吧,这虽是千古名句,但是这句话更适合挂在让生意的地方,而且楚子墨毕竟没有像您老一样的地位,挂在书院门口可能会招来非议。”张夫子忍不住开口劝道。
确实,能挂在大夏书院的千古名句,要不就是以前圣贤,要不就是现在名记天下的大儒。
其实如果这句千古名句是劝学的话,也勉强能说的过去,但问题是这句话对学子们读书的影响并不大啊!
楚天遥眉头一皱,很是不悦。心里已经在想要不要找机会给这个不长眼的张夫子穿穿小鞋了。
“那就把这句话收入到《大夏录》吧!”
《大夏录》是由大夏书院每五年一次发行的书籍。供天下读书人们学习。
一般来说要先成为千古名句,才能被记录在《大夏录》的,楚子墨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然能成为千古名句,但是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是几年,具L要看这句话的流传速度,和影响力。
需要被天下人认可才能成为真正的千古名句。
众学子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楚子墨,有背景还是好啊,省去了几年努力。
楚天遥说完,也不等众人的反应又消失在了原地。
而此时书院的文钟也敲响了,这代表着下课了。
“行了,今天的课便上到这里,你们准备一下吃午饭吧!”
“还有你们要多向楚子墨学习,不要整天想着怎么玩乐。”
说完张夫子便离开课堂,不过一会,便有一小撮人向楚子墨走来。
“墨哥,我是王涛,吏部尚书之子。”
“墨哥,我叫刘安,是礼部尚书之子。”
“墨哥,我叫吴凡,刑部尚书之子。”
人以类聚,基本上来的都是一些文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