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红彤彤的月亮
当信号中断的警报仍在地控中心回荡时,互联网的狂欢已然开场。那些顶着"首席学者""跨界思想家"头衔的网红们,正以学术的名义在直播间上演着荒诞剧——从女娲补天到暗物质探测,从《周易》推演到可控核聚变,量子纠缠和波粒二象性成了热搜关键字时,他们用晦涩术语编织着流量陷阱。
某个挂着三枚认证徽章的大V甚至对着镜头宣称:"这次事件完美验证了我的弦理论模型",而购物车链接正在这句话下方疯狂闪烁。
当“国家特殊事务处理与防御及后勤保障局”在用射电望远镜以及未知设备搜寻地外文明信号时,地球上的外星文化爱好者们已经用爆米花和科幻蓝光碟搭建起了自已的"星际学术殿堂"。
自称为“星际文明研究会”的民间组织,更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外星文明起源与到来——学术研讨自助餐会”这不仅是拥有民间学术研讨,更是一场科幻迷的狂欢。
活动现场,与会者们一边大嚼着让成飞碟形状的三明治,一边用《异形》的设定讨论外星生殖隔离问题;
有人举着《星际迷航》的剧照,信誓旦旦地宣称发现了曲速引擎的民用化方案;
还有人对照《三L》,现场演示如何用微波炉模拟“智子”的降维打击。研讨会上发表的“学术成果”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解析外星人最爱的美食之我的浅谈》作者声称破译了天马星人的食谱,锡纸包裹臭豆腐加青草闷烤是他们的最爱;
《我们和外星人必须说的故事之怎么与外星人打招呼》提出了一套基于蓝星特殊教学院教材的星际手语系统;
《外星人繁衍与杂交可能性事宜浅析》甚至附上了作者与家中宠物章鱼的“跨物种交流”实验报告;
《碳基生物、硅基生命与富拉尔基的关系》作者是深入解析蓝星与银河系中未知生命没出五服亲属关系的纯理论论证;
这场热烈的民间学术运动,折射出蓝星人求知欲的炙热,情绪很躁动。
一个月后,风口依旧,躁动依旧;
两个月后,公知与砖家们实在编不......不对,是分析不下去,开始潜到水下,不敢冒泡了。
网红与大咖们依旧躁动着,开始疯狂的编造着与红彤彤月亮相关的周边产业故事。与此通时,经过蓝星地表最强龙国短剧平台的牛马,经过一个多月的剧本创作与日以夜继24小时不间断拍摄,他们顺利打出王炸开局。
一、题材爆破:从恐怖到科幻的全面收割
创作者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扑向这个题材:
恐怖赛道:《午夜小红鞋:红月亮下的招魂舞之他来了》将都市传说与天L异象嫁接;
科幻领域:《亚特兰蒂斯举国飞升红月亮开始星际争霸》把古文明与星际穿越强行联姻;
玄幻变种:《柳如烟不修异能只修仙,远嫁S星成就万古大帝》融合修仙与外星文明。
二、短剧工厂的星际流水线
各大平台的内容车间正以工业化速度生产着星际狗血剧:
生产标准:“三分钟一个反转,五分钟一次穿越”
代表作品:
《银河赘婿:从Y星收破烂到Z星系称帝》
《星际婆媳大战:我的婆婆是虫族女王》
《重生之我在M星当牛马》
《霸道总裁专宠H星平民女,让K星公主逆袭人生》
《龙王逆势回归被抛弃:强嫁八爪星公主》
短剧平台成功打败所有,让到正剧不敢,我们短剧敢;公知网红不能编,我们可以编,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三个月后,有关红月亮最火的话题,除了短剧外,是关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