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想搞个大新闻
而爱吃瓜的网友们,很快就跟着蛛丝马迹抓到李铭建的留言,李铭建的粉丝大多都喜欢听音乐,顺利成章地被赵四爷的歌声留下来,视频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人摸到夏芜的账号里去。
赵三爷的歌声吸引到了娱乐圈的歌手,而夏芜长视频下方的评论,则吸引了另一个人的注意。
方向,桐市快报的记者。
他是一个记者,一个经常需要撰稿发表在官媒报纸上的记者,换句话说,他有编制,有编制就有任务,有任务就需要找素材找主题……
写在官方纸媒上的文章怎么说都要有正能量,能带给人激励的。
方向完成每日任务后,坐在办公室闲的蛋疼,纸媒日渐消亡的如今,他的活十分轻松,离下班还有半小时,方向掏出手机打算玩局消消乐。
“小方啊,你的这篇报道怎么回事?”
办公室老员工红姐突然走过来,方向赶忙放下手机坐好,“红姐,怎么了?报道出问题了吗?”
红姐今年四十三岁,在单位工作二十余年,亲眼见证纸媒式微,单位缩水,尤其是近年来网络和自媒体发展迅速,估计过不了几年,他们单位都不招新人了。
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拿着单位发的工资,就得尽心尽责。
红姐有些无奈,把报纸递给方向,“你看看,领导刚才看报纸呢,看完跟我说这些报道越来越无聊,越来越程式化,应付人了,你得多想点新点子啊!你一个年轻人,总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有法子……”
又来了又来了,年轻人又不是神。方向心里嘀咕,真是头疼,就他们单位要不是硬性要求刊印报纸,纯靠市场需求的话,早八百年都倒闭了。也不看看现在能有多少人保留看报纸的习惯,尤其是他们这种充满官八股的报纸,除了领导偶尔看一眼,根本没人看啊!
就连方向自己,除了校勘错别字之外,都不会多看一眼。
你看过有几个人对自己拉的屎频频回头留恋的?
可这些话他不敢跟红姐说啊,只能咬牙扛下。
方向叹口气:“姐,领导怎么说?哪里不满意,我给改改吧。”
“你看,交警从车流救小猫,这是你写的第二起报道了,消防员从下水道帮人打捞钥匙手机,第三回了,怎么都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咱们市这么大,难不成就没点其他好人好事吗?”
方向挠头,“红姐,这不正说明咱们国泰民安吗?是好事呀!”
红姐不赞同地说:“领导就知道你会说这些,他跟我说了,年轻人要多下基层,要亲眼看看,不能一叶障目,你过的不错,就觉得老百姓都过得不错,这是唯心主义!”
方向诚恳认错,“我明白了红姐,我改,明天我就多出去走走,找找新闻,争取写出的东西让领导满意。”
红姐满意了,“那行,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刚好你跟我下乡去做个三农采访。”
红姐走了,办公室只剩下方向一个人,一看时间还有几分钟就下班,他也没心思打开消消乐了,点开快抖刷几个小视频吧。
很快,他就在关注推荐列表里刷到了赵三爷唱歌的视频。
没错,方向还是李铭建的歌迷。
想当初……他上初中的时候用mp3听歌,最喜欢的就是李铭建的一首《冬季》,李铭建翻红闹得沸沸扬扬,他也替乐坛老人打抱不平,难得关注娱乐圈人的他,只在快抖上关注了李铭建一个歌手。
方向也被老者的歌声吸引了,边反复听,边点来评论区,这一点开,方向就有点走不出来,他顺着下面评论摸到夏夏的账号,然后花了一小时没有快进看完那个视频。
等他从长视频里抬起头来,已经下班一个多小时了,也没人来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