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严阵以待
    赵林来到枣阳,给赵董、赵镬、赵观等守将带来了江淮方面的最新战事信息,还见到了自己的胞妹赵娟。

    赵董吩咐厨子,拿出好酒好肉,招待赵林、袁丰一行。

    酒席间,众人唯一的话题,就是探讨军情,怎样做好固守枣阳这篇大文章。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能消极防守,应该攻守一体化。

    这战术并非一人拍脑袋决定的,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赵观慷然道:“金军势大,不日将至,因此我军应早作部署。我提议,由我率领五千精兵,移驻城外,并发动枣阳百姓,构筑多个小寨,和城内守军成犄角之势,长期抗击金军。”

    赵镬表示,由他带兵出城,构筑小寨,被赵观坚决拒绝了。

    赵观的理由是,赵董、赵镬是亲兄弟,彼此更知性情,局势危殆时,便于商讨克敌之法。

    赵林支持胞哥赵观的决定。

    赵娟还小,一开始只是听,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才开口说话。

    “大哥不避艰危,下决心守住枣阳城,带兵建小寨,我支持!我也要跟大哥一起出城,建小寨,抗金兵!”

    铿锵有力,不愧为抗金英烈之后。赵娟虽然只有十六岁,但马上马下功夫,都有一手。

    她从小就在军营里生活,耳濡目染。再笨的人,也能学会不少,何况赵娟如此聪明伶俐呢。

    赵董最终采纳了赵观的意见,让赵观率兵五千,出城构筑小寨。

    但对赵娟提出的要求,赵董、赵镬说什么也不同意。

    赵娟急得眼泪快出来了,她扯着赵林的衣襟,央求道:“二哥,你咋不为我说话呢。你就说一说嘛,让董哥、镬哥同意我跟着大哥出城!”

    赵方是赵观、赵林、赵娟的义父,赵董、赵镬、赵范、赵葵是赵娟的义哥,为了称呼方便,赵娟一向称赵方的四个儿子为董哥、镬哥、范哥、葵哥。

    而称自己的亲哥哥为大哥、二哥。

    这六个哥哥像赵方、魏雪夫妇一样,对赵娟疼爱有加。

    京湖宋营里有个说法,说赵娟是京湖最幸福的姑娘。

    赵林被赵娟缠得没法子,只得硬着头皮建议,要求赵董、赵镬再考虑考虑,让赵娟跟着赵观,一起出城立寨。

    赵董、赵镬名义上是赵林的哥哥,但在职位上,并不比赵林高。赵林的工作范围相当广,可在京湖、江淮、川陕三个战区任意穿梭,那支大宋扫魔队,威震敌胆。就连当今皇上,对赵林也相当客气。

    赵董二手一摊,说道:“既然林弟执意要让小妹跟着观弟出城,那就让小妹出城吧。不过嘛,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大批金兵掩至,攻击小寨,必须安全撤退,不可恋战。必要时,撤到城里。小妹,记住了吗?”

    “嗯,董哥放心好啦,我不会有事的。哼,量区区金兵,怎能摆平咱们赵氏兄妹!我才不怕哩。”

    赵林笑道:“小妹天生就有英雄虎胆,投错胎啦,应该是男儿身,哈哈哈哈。”

    赵娟一拳擂在赵林胸脯上,故作娇怒之状:“二哥你好坏,我和大哥打了胜仗,看我怎样教训你!”

    众人见了,都开怀大笑。

    第二天,赵观、赵娟点了五千精兵,向尚家川一带开拔,在那里构筑小寨。

    之所以选择尚家川,是因为那里地势险要,山水纵横,林木茂盛,便于抗击金兵。

    赵林站在枣阳城头,目送赵观、赵娟带着宋军离城而去,直到看不见了,才走下城头。

    赵观、赵娟带兵走后,赵林立即向赵董、赵镬辞行。

    赵林说道:“义父在襄阳等我回去汇报战况,我还要安排各地扫魔队新的任务,军情紧急,我就不在这里耽搁了。袁丰这组扫魔队员留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乱世枭将简介 >乱世枭将目录 > 第23章 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