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劫囚
,险些跌倒。
其它扫魔队员发声喊,一齐向老者杀来。
老者念念有词,大理鞭发出一团团紫烟,扫魔队员大多跌倒,少数的连连后退,根本冲不上去。
那女的一个纵身,跳到邓隆身边,拎起囚车,飞到半空中。
老者纵上云头,飞到那女子身边,哈哈大笑。
董斌大叫:"你们留下姓名,日后好找你们较量!"
老者朗声道:"明人不做暗事,吾乃徐明是也,她是我的女儿徐小慧。"
言毕,老者驾起祥云,和徐小慧、邓隆如飞而去,很快消失在董斌一行的视野里。
董斌走到杜红雅身边,搀起杜红雅,关心地问:"红雅,受伤了吗?"
杜红雅听了,心头一热,依偎在董斌的怀里,感激地说:"董哥,我没有受伤,只是被那老者的鞭风刮得头晕目眩,才这样的。"
董斌轻轻抚摸着杜红雅的秀发,动情地说:"红雅,我俩在大宋扫魔队效力多年。当年和我们一起出道的袁丰、高云、朱辉等人,均有家室了。这么多年,我一直爱你,所以没有成家,你嫁给我吧。"
杜红雅听了,十分感动,低声道:"一切全凭董哥安排。"
话休絮烦,董斌、杜红雅一行回到襄阳后,面见孟珙,讲了徐明、徐小慧劫囚一事。
孟珙听了,不知徐明、徐小慧是何人,望着游九功,问道:"游军师,你听说过徐明、徐小慧吗?"
游九功听了,想了一下,道:"徐明乃化平教副教主,徐小慧是她的女儿。徐明善使大理鞭,精通巫术,很难对付。"
孟珙道:"我们与化平教素无恩怨,徐明为何劫囚呢?还有,为何只救邓隆一人?"
游九功轻轻摇头,道:"这个我也不明白,不过我想,徐明、徐小慧很可能认识邓隆,他们之间,应该有很深的交情,才出手相救的。"
孟珙道:"游军师分析得有道理,这事等赵林回襄阳后再议。眼下当务之急,是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加固京湖、川陕地区的防御设施,防止蒙军大规模入侵。"
游九功点点头,道:"请孟帅放心,我这就去办理。"
说罢,游九功转身向议事厅大门口走去。
孟珙望着游九功微驼的背影,感叹道:"游军师年轻时入幕,辅佐赵方大人。赵大人过世后,他一直协助我抗金抗蒙,快四十年了,他日夜辛劳,我担心他的身子骨吃不消啊。"
赵娟在一旁道:"夫君,游军师既然年事已高,为何不劝他退役呢。"
孟珙道:"我劝过他退役,他竟然对我发脾气,说战国有廉颇,三国有黄忠,都是年老建大功。强蒙不灭,他决不退役。他这样说,后来我就不劝了。"
赵娟笑道:"游九师是文官,而廉颇和黄忠是武将,这样比较不妥吧,呵呵。"
董斌粗声道:"管它什么妥不妥,游军师不愿退役,我们正好多一个帮手。"
杜红雅嗔怪道:"董哥,我们乃一介武夫,怎懂得军国大事,这事就让孟帅作主吧。"
孟珙望着董斌、杜红雅,微笑道:"今天你俩都在这儿,我正好想起一件事。"
董斌问道:"什么事?"
孟珙笑道:"赵队长多次对我说过,要我作媒,让你和红雅成婚。你俩快四十了,老大不小了,该成个家了。等赵队长回到襄阳,我就为你俩做媒,在襄阳大酒店举办婚庆!你俩通知京湖地区的至亲好友,来祝贺你们百年之合!"
众人听了,争先祝贺董斌、杜红雅这对未婚夫妇。
董斌、杜红雅互相望了望,开心地笑了……
不久,赵林返回襄阳,向孟珙讲了临安清剿分原教的事。孟珙大喜,与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