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十日游的深意
果断颁诏,处决了罪大恶极的数十个奸臣,军心民心复振。后来大宋北伐军在父帅指挥下,收复了河北、山西的大部分地区,这些你都知道的吧。"
"知道。"
"我是个直爽的人,你如投奔我,就直说。我带你上竹山,和我父师见面,让我父帅安排你军职。你如不愿意,那我也要启程了。因为时间定为十日,今天是第五日了。"
廖羽长叹一声,大声道:"廖羽愿追随赵大侠,助宋灭元,南征北战,南荡西杀,永不变心!昭昭日月,神灵共鉴!"
赵飞听了,高兴地说:"廖壮士快人快语,你这个部下,我收定了!现在赶路,到竹山和我父帅会合!"
旅游第六天清晨,赵翔和魏秀秀结伴前行,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个很大的沼泽地。
赵翔说道:"秀秀,过这个沼泽地,没有二三日,我看是过不去的,不如绕道行走,才能准时赶到竹山。"
魏秀秀听了,摇了摇头:"翔哥,我不同意你这说法,这沼泽地虽然难走,但这是到竹山的直行路,不会绕弯路。只要我俩想办法,就比绕路走化的时间少。"
赵翔说道:"有什么办法呢,我想不出啊。"
魏秀秀笑道:"我俩可以施展一苇渡江的功夫,度过沼泽地。"
赵翔听了,摇头道:"父帅要求我们一步步走到竹山的,如果用一苇渡江的仙功,岂不是违反了父帅的话,就不是君子所为了。"
魏秀秀反驳道:"父帅说的是路,是正常的陆路,像这样的沼泽地,根本不是路,那是水路,可以用一苇渡江!出了事,我向父帅解释。"
说完,魏秀秀扯了一大把苇叶,缠在一起,放在水面上,施展一苇渡江的仙功,向前而去。
赵翔无奈,只得仿照魏秀秀的样子,跟着魏秀秀,开始了沼泽之行。
不到半日功夫,二人出了沼泽地,行了一段陆路,前面出现了一座大山。
正好一名樵夫推着一车树枝从远处走来,赵翔、魏秀秀紧走了一段路,来到樵夫身边,问樵夫:"这位师傅,这座山是什么山?到竹山还有多远?"
樵夫答道:"这里是房山,到竹山还有一百多里地吧。"
赵翔笑道:"这么说,到竹山不远了,秀秀,咱俩继续赶路吧。"
魏秀秀望了一眼樵夫,见他面容清癯,目光似电,心想肯定不是寻常砍柴人。
就在魏秀秀思索的时候,赵翔一把扯住魏秀秀,向前走去。
樵夫轻叹一声,嘴里哼起了歌谣:"寒月房山打柴喽,满满一车推回家喽。生火做饭暖雄心,柴刀劈处寄壮志。自古君王皆寂寞喽,惟有饮者留其名喽。哎哟嗬,哎哟嗬,惟有饮者留其名喽……"
歌声清越,丝丝入耳,不绝于缕,嗓音并不轻灵细腻,却独有一份空旷和优雅。悠然而沧桑的调子,最末尾时他喉间哽咽,吐字有些颤动,却更显得意境寥远,令人回味无穷。
魏秀秀脆声道:"翔哥,我听这位樵夫刚才唱的,除了有韵味外,里面有东西!"
"什么东西?"
"一名想出山的高士,在试探他眼里认可的人。"
赵翔问道:"秀秀,你从这歌谣里听出什么了?"
魏秀秀答道:"你可能没有上心听,我是仔细听樵夫唱每一句的,尤其是生火做饭暖雄心,柴刀劈处寄壮志。前后联起来,有雄心壮志,你说这名樵夫是不是高士?"
突然,樵夫清越的歌声再次响起:"大禹受禅让,子高辞诸侯。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俋俋耕不顾,斯情邈难俦。夷齐互崇让,弃国从所钦。聿来及宗周,乃复非其心。世浊不可处,冰清首阳岑。采薇咏羲农,高义越古今。贤哉彼沮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