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兵端大开(3)
,后又转兵兴国,遣张汴、赵时赏、赵孟溁等率大军进逼赣城。
赣城守将是化平教有名的女将徐小慧,欧阳成为军师,二将之前动用成千上万的民夫,在城内外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宋军一连攻了十多天,没有奏效,遗尸数千,伤亡惨重。
张汴无奈,不得不命令部队停止攻击,另思破敌之计。
此时文天祥克复了吉州八县,并命令邹洬率军袭取了永丰城。嵇傲带着残军四处流窜,成了流寇。
邹洬副官黎贵达趁势攻占了泰和,临洪各郡,都送钱劳军。潭州赵璠、张虎、张唐、熊桂、刘斗元、吴希奭、陈子全、王梦应在邵州、永州等地起兵,克复数县,抚州何时等人起兵响应文天祥。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都派人到军中接受调遣参战。
大都皇宫休闲小木屋里,忽必烈一边喝茶,一边和、张弘范、李恒聊天。
忽必烈喝了口龙井茶,沉声道:"文天祥军在岭南越打越厉害,大元化平军快架不住了。我决定派你俩率领十万精兵,到岭南地区助战,和大元化平军一起,击败文天祥的大宋保民团,一则尽了和化平教的结盟之意;二则缓解大宋北伐军对大都、和林的压力。"
张弘范说道:"大汗英明,据襄阳线人传来的情报,宋国兵马大元帅赵林已经离开襄阳,前往太原府,正抓紧整训军马,出兵攻打和林。我估计不出一个月,宋国北伐军要对蒙元帝国发起总攻了。值帝国生死存亡之际,我愿在岭南地区杀开一条生路,如果和林、大都沦陷,帝国可以在岭南地区建立新都。"
李恒说道:"为了大汗,为了蒙元帝国,我愿效力疆场,血战到底!"
忽必烈点了点头,轻轻摆了摆手,很多朝务等我处理,这次谈话到此为至,你俩速去准备吧。三日后,正式发兵。"
且说大宋北伐东路军总指挥李庭芝在笼火城积极整训兵马,准备攻打大都。伏路小校入帐报告:"李将军,忽必烈派张弘范、李恒率领十万精兵,星夜兼程,增援岭南地区,协助大元化平军。"
李庭芝点了点头,轻轻挥手,小校欠身退出。
李庭芝想了一会,命令亲兵通知张世杰、陈宜中、姜才、扈萍、焦进、樊文彬等高级将领到中军帐集中,研究战局。
不一会儿,张世杰、陈宜中、姜才、扈萍、焦进、樊文彬等人来到中军帐,彼此寒喧毕,李庭芝开言道:"忽必烈为缓解和林、大都的压力,派张弘范、李恒统兵十万,进入岭南地区,企图与大元化平军一起,联合对付文天祥军。你们说说看,咱们该怎么办?"
张世杰说道:"敌变我变,既然蒙元军改变了战略,大宋北伐军应该调整军事部署。我军可用长江天堑,使敌军增援速度放慢,确保文天祥军消灭化平教。接下来,文天祥军在南,我军在北,夹击张弘范、李恒军,聚而歼之。"
众将听了,讨论了一阵,大多数同意张世杰的计策。
李庭芝缓缓道:"世杰所言极是,此乃军机大事,须禀报朝廷与赵帅,方可实施。"
宋帝赵昰在临安,为各地战事忧心,因为年幼理事,身子骨越来越差,经常头疼耳鸣。不得已之下,只能上几天朝,歇几天,如此循环。
忽一日,近侍入内禀报:"陛下,签书枢密院事陆秀夫求见。"
赵昰说道:"让他进来说话。"
近侍答应一声,离开了内室。
不一会儿,陆秀夫进入内室,见赵昰卧在床上,面黄肌瘦,很是心痛,沉声道:"陛下龙体欠安,要多多休息,朝堂之事,秀夫定竭尽忠智,为陛下分忧。"
赵昰点头道:"陆爱卿忠心事国,朕甚欣慰。此番前来,有何要事?"
陆秀夫进前一步,启奏道:"陛下,近来大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