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971章 寻宝
    再次乘船远行,感觉和上次大为不同,不止船舱位置的变化,还有心境。

    只船行过新野时,谢玉以急事为由,提前下船了。

    然后,租了一艘乌篷小船,单人独舟继续行进。

    等到了雮尘珠分析好的位置,谢玉下了船锚,先吃了这肉干,然后换上一身水靠,就直接下水了。

    先按行进方向摸索一里地后,回游上船,休息一阵,补充能量,又逆行三百多米,果然有所发现。

    做了标记后,谢玉回身划船又到了位置,又补充能量,休息了一阵,才又下水。

    虽有圆满级别的五禽六兽拳和五德修身功腹脏篇加持,只时间还短,原身毕竟又只是一个13岁,身体底子本就有些单薄的男孩。

    身体还正处于高速发育的黄金时期,不能过分压榨了。

    再次下水,摸的就细致很多,这从河底淤泥中露出部分是一条长二十来米翻转过来的木船船底,这船底材质虽是海南特产的椆木。

    可惜船底和船舱下檐的几处破洞,此船翻倒入河主要原因。

    以圆满级五德修身功腹脏篇加持,让谢玉在河底轻松憋气十五分钟没问题,更可况谢玉还还有储物空间可以储备一些空气供自己换气。

    略做准备,从储物空间取出一块从樊城一家杂物店中买来的“夜光石”,从船底侧相对大一点的缺洞钻了进去。

    借着微光,驱赶走一些鱼类,混浊点、先看到的一片片飘着的布匹,细摸了下,再看但一些花纹纹路。

    可惜的很,是烂糟锦缎,上面隐有金丝银线还有碎玉点缀,可见之前也还是名品。

    只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有河水的侵泡,已经烂糟了。

    虽如此。谢玉还是先把这些烂糟用储物空间给收了起来,一是情理视线,二是上面金丝银线抽出来,多少也是值些钱的。

    现在的谢玉可不富裕,不然也不会根据从七月晒书日从襄阳书院外书阁,还有黄州书院内水阁记信息,就来冒险发掘这个“沉船宝藏”。

    其实,江水泛滥之地,每年沉船都不少,“沉船宝藏”信息也不止一个,但机缘巧合下,雮尘珠分析的这个最有把握。

    也确实,在预计位置,只后找了两百来米就让谢玉找到了。

    至于是什么宝藏,也没什么说的,是贞顺三十二年,也就是四年前,当时荆襄是四品转运使进京述职被中途截杀。

    只贼人们低估这转运使带防御力量,竟有一什京中禁卒护卫,这些禁卒都是悍勇之辈,只是人数太少,当晚梁风很大,贼人又安排的火攻。

    等巡河的军卒过来时,已是太迟,船已翻转入河,贼人四散而逃。

    巡河军卒开始打捞,只打捞住转运使大人,还有一些禁卒、仆役、丫鬟婆子尸身,其他包括船体都未打捞到。

    雮尘珠分析是正逢十五潮汐河底暗流汹涌,船因自身重,入河底时,被河底暗水泥砂给卷走了。

    相反身体尸身因为比较轻的,反而漂浮到了河面。

    总之最后这条船是找不到了,也有猜测是贼人掠走,或者军卒私分贪墨。

    但查来查去,总随着新皇的登位,修炼不了了之,甚至成为进入襄阳书院成为学子们学习大降律法的刑案判例。

    至于为什么查不到,黄州内书阁中有注释推测,这转运使曾是前太子的人,今上作为当时的一个实权王爷上位,这事自然没人再提,大概率又是皇室内部经典事故了。

    先浮水上船,吃些东西,补充下能量,把那些烂锦锻金丝银线给抽出来,剩下的又给埋进淤泥中了。

    再进破洞船舱底,就干净空旷多了,很快发现淤泥中有一个个封装的樟木箱子,樟木有油性既防虫、耐腐蚀,也防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简行诸天简介 >简行诸天目录 > 第1971章 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