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灵光一现
证据证明这两个人与永昌公司案之间的关联。所以,我们不好直接接触这两人,也不能直接启动调查。”陈默雷说:“为这事,我犯愁了好几天。可就在刚才,你的话无意中点醒了我,让我找到了破解问题的方法。”
秦怀远还是没听明白:“我那句话点醒了你?你找到什么方法了?”
“你刚刚说,要为招商引资提供司法支持。是这句话点醒了我。”陈默雷继续说:“咱们法院已经很多年没参与直接的招商引资工作了,我们执法办案也很少往这方面想。
不过,你今天再次提到这一点,突然触动了我的灵感,让我找到了方法。
我想,我们可以借着招商引资的名义去进行接触。当然,既然是打着招商引资的名义,那表面上就不能以我们为主,最好是由招商局出面,我们跟着去介绍一下东州的司法环境。
这样,一切就都显的名正言顺了。”
秦怀远琢磨了一下,点头说:“倒也是个办法。”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陈默雷唉声叹气地说:“但凡能有别的办法,我也不用绕这么大一个弯子了。”
“那你先说说你的具体想法。”秦怀远说。
“我是这么想的。”陈默雷说:“虽然我们不能接触这两个可疑股东,但我们可以借招商引资的名义接触他们的父亲,想方设法套出一些信息。
据说,这两个股东的父亲不仅都是企业家,而且还都是人大代表,一个是市级的,一个是省级的。
按照渤海市的惯例,招商市级以上人大代表的企业家,是要正科级以上干部出面的,所以,这事还要劳烦一下招商局的文继功局长。
只是咱们平时跟招商局接触不多,跟文局长也不是很熟,不知道他肯不肯帮这个忙呀。”
秦怀远想了一会儿,说:“我看,这事还是请示一下安邦书记,让他找文局长谈吧。这样我们双方都免得尴尬。”
“找安邦书记?他会答应吗?”陈默雷有些担忧地问。
“我想,他会答应的。”秦怀远说:“永昌公司案的申请执行人都是东州的规模企业,员工加起来有7000多人,案件的执行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这些企业的发展,也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利益,这一点安邦书记应该能考虑的到。
而且,如果到时候真没发现什么问题,我们还可以顺势转为真正的招商引资,这两尊财神,无论给东州请来哪一尊,都是功德一件。
这笔账,我相信安邦书记能算得过来。”
陈默雷连连点头:“有道理,还是你想的周到。”
“这样吧。”秦怀远说:“事不宜迟,明天上午咱们就去找安邦书记,免得夜长梦多。”
说完,他又补充说:“对了,这事先不要让魏市长知道。明海科技是金石集团的旗下公司,如果魏市长想保金石集团,再横插一杠子,那可就麻烦了。”
“知道,这个不用你提醒。”陈默雷拿起筷子,翻着火锅里的食材,说:“先吃饭吧,光顾着说话了,肚子都饿了……咦,我的肉片呢?哪去了?怎么找不着了?”
秦怀远用筷子敲了敲火锅沿儿:“别找了,这么长时间,早煮化了。真是不经夸!刚夸你脑子灵光,这就不好使了?”
陈默雷把火锅翻了个遍也没找到自己的肉片,这才放弃了,摇头叹气地说:“可惜呀,可惜了!要不再点一份吧?”
秦怀远又好气又好笑,叹了一声:“嗯,这事你脑子倒是好使了!”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