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他们
未来。

    他自觉这段时间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进步很快。

    阿拉伯半岛南边的国家也门的首都萨那,“伟中”的员工宿舍里。

    早晨洗漱之后的路文涛对着衣柜上的一面镜子打领带,他要从宿舍直接去“YT电信”拜访客户“CEO”。

    从卫生间里传来了女人的惊呼:“哎呀,大姨妈来了!”

    路文涛回应:“来了就来了,没关系,我们下个月继续努力。”

    女人说:“我都来也门半年了,你说会不会是身体有什么毛病?”

    路文涛安慰她:“别瞎想,有啥毛病?我们同事干了几年才怀上的多了去了。”

    “那倒也是,你们每天早出晚归,累得像狗一样,精子活力不足。”

    “你别胡说八道,我哪有精子活力不足?是你情绪不够荡漾好不好。”

    女人乐了,从卫生间里走出来,依靠在门框上说:“那你下次倒是想办法让我情绪更加荡漾啊!”

    “伟中”常驻海外的员工中不少人是三十岁左右年纪,把自家的“造人计划”安排在了生活在别处的日子里。路文涛的妻子在这一年春节前辞职做了全职太太,来了也门做家属,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造人”。

    路文涛走过去,在女人脸上轻轻拍了一巴掌,有些愧疚:“等我忙过这阵子,我们好好休息几天,充分荡漾荡漾。今天晚上我们在‘YT电信’有个重大升级,我要去现场盯着,可能明天早上才回来,你先睡,别等我。”

    “拜拜!”

    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地盘上的重要城市埃尔比。

    “伟中”在埃尔比的宿舍是一个简陋的当地民居,两层,楼顶有个天台。

    夜已深,钱旦和刘铁两个人仍站在天台上聊天。

    刘铁绘声绘色地讲他的伊拉克故事,譬如在巴格达机场望着头顶飞着的美军“阿帕奇”直升机时生怕自己动作大了一点而招致误会,生怕炮火从天而降时的不知所措;譬如在摩苏尔大街上与汽车炸弹擦肩而过后的庆幸;譬如在睡不着的夏夜躺在巴士拉的屋顶上欣赏远处火箭弹划过夜空,像期待烟火绽放的诡异心理。

    钱旦是个很好的倾听者,听入了迷。

    他问刘铁:“你老婆是一直在伊拉克陪着你?”

    “嗯,当初我们来伊拉克的时候没有民航班机,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进出不容易,她非要来看我,来了就懒得走了。”

    “你们那时候是从约旦的公路进来的吧?挺危险的。”

    “不是,我们的路线更复杂!先从迪拜飞到伊朗,再坐‘伊朗航空’的‘图154’从德黑兰飞到下面的省里,再坐汽车到两伊边境,然后钻两伊边境的铁丝网过来的,路上花了几天,电话不通,家里人急死了。他们笑我怕老婆,我是对老婆有敬畏之心,走到哪里她都敢跟着。”

    刘铁接着说:“我们的中方员工保持现在的人数差不多了,今后业务量再大,也要慢慢依靠本地员工了。”

    钱旦的记性很好,他说:“我还记得我刚到北非中东的时候你说要逼着你用本地员工的话你就不干了,现在改变主意了?”

    刘铁不好意思地说:“那个时候想能多要几个中国人就多要几个中国人,带本地员工多麻烦?当时我看他们都是打着一个标签,‘伊拉克人’。现在相处久了,再看他们,萨米喜欢巴塞罗那队,拉吉支持皇家马德里,哈里刚生了一对双胞胎,萨达早几天拿到了驾照,法瑞斯的弟弟进了‘AC电信’工作,哈桑喜欢弹吉它。伊拉克人和中国人一样,都是兄弟,一样可以各司其职,各尽其才。我们明天回苏莱曼尼亚,后天我组织一下,安排你和本地员工们座谈一次,让你认识认识他们。我现在对他们很有信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与沙共舞简介 >与沙共舞目录 > 第三十四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