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往事如烟
体说完了这一生最后一句话:“朕将这千斤重担交到你的肩上,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刷新吏治,整备军队,收复北境十六州,完成朕的心愿,为大赵雪耻,你登基之后万事要三思而后行,轻贤臣远小人,要善待你的臣子,爱护你的百姓。
劝课农桑,鼓励行商,善待工匠,要鼓励青年读书,不可轻废科举,不可贪图享乐,要懂得百姓的艰苦,不要增加赋税,要爱护他们,若你能做到这些,朕也就无憾了。”
说完这些,他扭头看向了身旁的太后“母亲,儿子走了,你.....多保重。”
话落,音闭,珠散,人已亡。
“圣上!!!”
赵明德十八年四十二岁的明德皇帝楚平雄病逝,庙号昭宗,昭宗在位时期,改革吏治,整备军队一改熹宗安宗时期的政治颓势,并在明德八年一举收复熹宗时期丢失的两郡六十二县,被誉为昭宗中兴。
此时,金龙殿外的文武百官听到皇帝的意思嘶吼后边听到从殿内传出的哭声,也都猜到皇帝可能去世,均想要冲入殿内可却被死士死死拦住。
就在殿外众臣一片混乱之时,殿门吱呀的打开,皇太后牵着楚皓文的手,领着身后六名辅政大臣从殿内走出“都慌什么!一个个如此失态,成何体统!”太后冷冽的眼神扫过在场众人,太后的威势使得众大臣纷纷向后退去。
“皇帝虽然驾崩!但我还在,太子还在,六位辅佐大臣还在,赵国还亡不了!”随即向身后的莫锋点了点头,莫锋将圣旨拿起“宣读大行皇帝遗旨!跪!”众大臣纷纷跪下等待遗旨的宣读
“上诏:朕受皇天之命,定大位于世,至今十八年已,夙夜兢兢,恐负先帝所托,然今朕因疾而不复起,乃盖天命也。皇长子文,聪明仁孝,令德天成,宜嗣皇帝位,因未及加冠,遂令太后主政,皇后辅政,萧云州,陈润安,杨知才,盛敬全,宁谦,庞记六人忠善果敢,立六人为辅政大臣,辅佑新君,望内外文武协心辅佐,共保灵长。其丧礼悉遵守先帝遗制,二十三日释服,勿禁民间音乐嫁娶,内外诸臣,严固封疆,安抚军民,不得擅离职守,诏谕中外咸使闻知。”
话毕,英王楚平其窜的一下站了起来,他用手指着莫锋愤怒的说道:“不可能!圣上怎么会让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毛头小子当皇帝!”
“楚平其!你想干什么?谋反吗?”皇太后一把叫住了英王,接着将遗照拿到自己手里说道:“这份遗照是先帝当着六位大臣的面,亲自交到哀家手中的!文儿也是哀家的亲孙子,是先帝,明德皇帝的亲儿子,谁敢不信?谁敢!”老太太的威慑力可不是别人能比的,一番话直接将诸臣镇住,可英王也不是吃素的,单靠这一句话当然是镇不住他。
“是真是假还不是你们说了算!你们信,我可不信!”英王依旧不依不饶,一边说一边气呼呼的往外走去。
“站住!这个时候你出去,想做什么?想去调兵吗?啊!”这时,一名身着黑甲的将军从宫外走了进来,与英王是碰了个面对面。
“你管不着!”心中有事的楚平其绕过黑甲将军便要向外走去,岂料黑甲将军一把抓住他的衣襟将他拉回。
“赵海!你想要的干什么!”气急败坏的楚平其指着赵海便要骂人,这时只听见一个清脆洪亮的从身后传来“赵海!你给我过来跪下!”向后一看,皇太后手里拿着一把利剑紧紧盯着楚平其,旁边的死士也都手放剑柄之上。
见到这番情景楚平其也不虚,他知道皇太后不敢动自己,因为自己如果在这里出一点点事情,那也就向天下证明了皇帝的死另有蹊跷,那么天下有野心的封王便会群起而攻之,考虑到这一点皇太后也不会动手。
“怎么!太后是要杀了我吗?来呀!但你杀了我又能怎么样?你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