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朝政
此时,众人已经到达了垂拱殿,楚皓文坐在最中间,两边分别坐着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底下六名辅政大臣与秦魏二王分别坐在两侧。
“诸位,如今先帝驾崩,新帝初立,国内政治混乱人心不安,六位都是我大赵的肱骨之臣,所以老身希望各位能够鼎力辅佐新帝,安抚民心军心。”见众人都已到齐,坐在右方的太皇太后率先开口,先是对六位辅政大臣进行了勉励。
“太皇太后放心,臣等必将尽心辅佐陛下。”萧云州站起身代表着六位辅政大臣表了态度。
“秦王,魏王,熹宗之时你二人一文一武守住了赵国半壁江山,先帝之时又率军收复失地,二位是我大赵的镇国之柱,还请二位能够像辅佐先帝一样继续辅佐新帝。”接着又吹嘘了一阵子秦王,魏王,也向二人表明了她的态度。
“老臣一定不会辜负先帝与太皇太后的期望。”
“臣也一样”秦魏二王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文儿,在听政期间,你要好好学习众大臣处理政务的能力,要虚心善学,为你以后亲政打下基础。”紧接着又对楚皓文进行了教育。
“孙儿一定会虚心学习”楚皓文赶紧从龙椅上跳下来,拱手回答,这能不虚心学习吗,毕竟对于自己来说,政治这东西自己真的是一窍不通,这要不好好学,以后被人给玩死了都不知道。
“嗯”太皇太后点了点头,很满意楚皓文的态度“好了,有什么事大家说出来,咱们一起讨论讨论吧。”接着便看向了众人,开始了今天的议政。
“禀太皇太后,当今最重要的事便是确定先帝葬礼的时间以及确定先帝的谥号与庙号,昨夜臣几个大致商议了一个规程,请太皇太后预览。”萧云州将一个折子交给旁边的小太监,太皇太后接过折子看了看,发现整体还是比较粗糙,详细的规程也没有列出来,但转念一想仅仅一个晚上能做出这份规划也是很可以的了。“具体的规程还是要细致规划一下的,先帝下葬的时间让钦天监在这几日里测一个吉日,先帝的谥号庙号诸位和太学的教授仔细去商议,尽快出出来。”
说完此事,太皇太后便看向陈润安“陈大人,户部那里还有多少钱?先帝葬礼需要多少钱?之后新帝的登基大典需要多少钱?户部的存钱够不够支撑到春收?”四个问题直接表现出现了太皇太后对如今朝堂财政的担心。
“禀太皇太后,上半年户部收得税银六百三十万,收粮一千二百万石,加上至少户部存银与存粮,户部总共有存银一千二百三十万,粮四千七百万石。
但由于月初山北地震,导致百万灾民无家可归,户部拿出了三百万两银子和一千万石粮食用以赈灾已经灾后重建,并且为了防止有暴民兵部调集了一万京营前往山北,以及十万两银子和一百万石粮食。
如今濒临汛期为了防止洪水导致的灾害,户部调集了二百万两银子,用以加固黄河各处河堤,并且还要用一百万两用来防止后期的灾民安置,昨夜臣与户部礼部的几位大致算了一下,以最节俭的方式来布置,先帝葬礼大致需要二百二十万左右,新帝登基至少需要三百五十万两,最重要的是下半年平北军四百万两的军饷还差一百七十万没发,南边平息山越蛮族叛乱的浮城军的赏银也还没有发放。”
陈润安起身将户部的情况讲述了一遍,总得就一句话,户部要没钱了,并且边军的工资发不起了。
听完之后不光太皇太后眉头紧锁,朝堂众人皆是眉头紧锁,他们没有想到如今朝廷竟然已经入不敷出了。
“陈爱卿,真的再弄不出钱了吗?”一直没说话的慕容雪鸢听到这个消息,也终于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就算她再怎么样,对于这种事情还是需要过问的。
“禀太后,户部已经是一省再省,如果再想弄钱只能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