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的研究。”
陆诏年摩挲着白瓷杯耳,忽而抬眸笑:“那么,我能穿越喜马拉山,去缅印战场么,我确实更想研究在有限条件下,如何改造运输机以降低事故率。”
学生有些恼意:“我敬仰你兄长,他是个英雄,你应当为他做些事,可你终究有你自己的路要走。别再沉湎在悲观之中了,这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你的才华......”
陆诏年不知作出什么样的表情才合适。
对面的位置空了,她才想起来反驳:“你们太残忍了......”
*
入冬后,陆?????诏年收到施芥生来信。
经友人撮合,施芥生在高校间展开了认识物理的讲座,第一站是昆明。
施芥生来昆明那天,陆诏年和工学院几个学生去迎接他。施芥生行程紧,没有闲谈的时间,人群中只同陆诏年讲了句请她来听讲座的话。
陆诏年原打算站在门边听,把好位置让给学生,学妹愣是把她拽到了前排座位。讲座上,施芥生朝陆诏年看了好几次,学妹发现了,一个劲儿问他们的事。
陆诏年嫌烦,撇下学妹离开了。施芥生瞧见,讲话磕绊了一下,引得学生们笑起来。
夜里,联大骨干设宴招待施芥生,施芥生没说详尽,叫陆诏年一道去。陆诏年以为只是几个人吃饭闲谈,到了酒楼,撞见导师,颇有几分尴尬。
陈教授与施芥生同是麻省理工的校友,留洋时期有过交情,见此,毫不客气地数落起陆诏年。
话落到旁人耳朵里,却像称赞。教授说,陆诏年愈发有脾气,独来独往,和同学协同作业时吵架,在工厂做事,甚至要和机械师打起来。
陆诏年抿了抿唇,忍不住道:“实用科学确要精细到一毫厘,可也要追逐时间。兵工厂面对的是战场,时间不等人。”
“做科研的穷尽一生,可能最后只追回那一分钟。我不想空谈大义,但那一分钟,绝不是战场的一分钟。”教授道。
“大多数人只谈取舍输赢,是因为这年头的生活没有容纳真理的空隙。你们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若不用力追寻那个空隙,不羞愧吗?”
廊亭下一阵风吹来,润湿了陆诏年眼眶。
别的教授岔开话题。几盅热黄酒下肚,气氛又和乐融融了。
陆诏年保持沉默到饭局结束,施芥生送她回住处。
街巷昏暗,楼前一盏小灯拖曳出二人的影。
“我此次来昆明,其实......”
“我家里人让你捎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