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节
个封建社会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怕是都要到猴年马月去了,因此,他只能去考虑另外一条路,然而这番打算却只能瞒着家里人慢慢筹谋,否则 的话,不好解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家里人是决计不愿意见到他的安全受到威胁的。

    次日一早,周大新等人分头行动,一部分人以周大新为首去办理户籍迁移的事情,至于需要里正开具的证明,周老爷子早就已经拿给他们了,另一部分人则是前往周老爷子所说的码头,打算找点儿活计干,一天哪怕只挣五文钱呢,也总好过坐吃山空吧,而周长宁自然也以“长见识”的名义混在了其中。

    左右都有同族叔伯看顾着,周老爷子和周大新也没什么好不放心的,再说了,长宁也只是跟过去看看罢了,他人机灵,过去主要是看看能不能打听到什么消息,家里又不用他去搬卸货物挣钱。

    至于周老太太等女眷,则是在整理完家里的东西以后,去了街上的粮店,不管他们是不是要定居在东阳郡,人总归都是得吃饭的,粮食必不可少,这一路上可真是把他们也都饿怕了,当然,一路上他们也有许久没有吃过正儿八经的蔬菜了,自然也少不了买些蔬菜和肉回来,改善改善伙食。

    东阳郡的“富庶”之名做不得假,单看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以及脚步匆匆搬卸着货物的苦工,就知道这处码头有多么繁华了,自然而然地,这里的商机也被不少人看在眼中,不提卖些便宜的饭食给那些做苦工的人,单说每日过往的客船,就能带来不小的客流量,因而,码头边上也有不少摆着小摊做生意的人。

    周长宁倒还好些,前世大学城附近的“美食一条街”“购物广场”他见得难道还少吗?倒是能面色平静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看样子,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缺聪明人呐,即便是专门卖给苦工的饭食,看上去价格便宜,但是胜在量大,薄利多销之下,每天的净利润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呢,甚至,周长宁可以肯定,说不定人家一个小摊子一天挣的钱,都能抵得上他爹在酒楼做掌柜一个月的工钱了呢。

    反观其他人,又何曾见过这般热闹繁华的场面?在青石镇上,除了固定的商铺满足镇民们的生活需要以外,像这种集中在一起摆的摊子,也只有在每个月逢集的时候才会有,还大多都是农家人在农闲时分为着补贴家用而做出的些许手工艺品。

    至于他们打到的些许野味儿,或是种太多了吃不完的菜,为了避免麻烦,自然都是拿到固定的店铺去卖了的,都是经常在镇上见面的,也不至于为了十几二十文刻意压价。

    码头上自然是有专门的管事之人,周长宁等人问了边上的摊主,顺利地寻到了管事,看着面前这个一脸富贵相的中年男人,身上穿着的衣服料子虽然他们认不出来,但是单看那光泽就知道定然是价格不菲了,话还没问出口,心底便不由得生出了些许怯意。

    “就是你们要寻我?找我有什么事?”这码头乃是东阳郡几家最大的酒楼打通关系后联合承包修建的,利润嘛,自然是各家都有份儿了,作为被他们共同“选定”出来的管事,他平日里要忙的事情也是很多的,要不是这会儿云家的商船还没来,底下的人又报了上来,他定然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面前这几个小人物身上的。

    几人对视一眼,正想选出个领头的代表他们说话呢,眼尖的周长宁却见到管事眼底里已有几分不耐之色,便主动站出来道:“小子周长宁,见过方管事!这几位是我的族叔,听闻码头上来往商船较多,每日要搬运的货物更是不少,不知方管事这里还缺不缺人手?我这几位族叔都是做惯了地里活计的,别的不敢说,力气那是不缺的。”

    方管事的眉眼间这才舒缓了些许,再次打量了面前这几人一眼,看着的确像是做惯了农活儿的,能吃苦肯干就好:“我这里的人手从来没有够不够一说,向来都是按件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农门长孙逃荒记简介 >农门长孙逃荒记目录 > 第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