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 少平的转变
两句,两口子立刻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刘二妮是个厚道人,等饭菜快做好,特意让兰香把孙玉亭的大女子和二女子一起喊过来吃。

    另外少安两口子中午一般不回家,而是待在公社食堂吃饭。

    大大小小十几个人,刘二妮照例做了两桌菜。除炖野鸡外,还特意炒出两大钵子鸡蛋。家里开代销点后,自家鸡蛋倒不缺了,每天都要给孙子孙女煮一个。

    孙玉亭今天过来,并不单单讨一顿酒喝。

    等饭菜上桌,他连喝几杯酒后,试探着问:“满银,你消息灵通。知不知道这个包产到户到底什么章程,以后会不会再取消?我听说,现在还有好多地方仍然过大集体呢。”

    闻声,坐在另一桌的贺凤英也扭过头,脸上充满期待。

    这些年,孙玉亭一直在双水村担任副支书,贺凤英则是村妇女主任。过去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他们两口子感觉像做梦一样不可思议。

    之前两口子日子虽然过的穷点,但在村里也是受人敬仰的,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操心。

    失去亲爱的集体后,两口子感觉就像没人疼的孩子一样,生活顿时没了着落。

    村里人都变了一副面孔,有些见到他们,连声招呼都不打。

    所以从内心里讲,两人更愿意过以前那种日子。只要在村里忙碌着开会写标语喊口号,就能够有饭吃,根本不担心饿肚子。

    哪像现在这样,需要亲自下地干活。

    孙玉亭每天都躺在家里,对着报纸翻看,希望能够找到什么好消息。可惜过去这么长时间,愣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前段时间被哥哥骂了一顿后,他只好扛着锄头下地。

    不过晚上吃过饭后,孙玉亭经常要到大队部晃悠一圈,顺便找田福堂聊聊天,回忆一下前段时间的风光。

    王满银对孙玉亭非常了解,自然明白对方话里意思。

    “二爸,你自己天天读报纸,啥风向还没看清楚吗?包产到户是大势所向……”

    反问一句后,他不再多言。

    前几天,权威报纸上还发表头版评论,提起要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大胆干”。文章里特意举例:某个生产队去年偷偷实行生产责任制,今年全队增产粮食三万多斤,平均亩产增长一百五十多斤。

    这评论所传递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

    也只有孙玉亭这种人,才会装作捂住眼睛没看到,希望继续过着大集体生活。

    听完王满银的话,两口子立刻觉得饭菜不香了。

    吃过饭没待多长时间,他们就带着孩子离开。

    没了外人,少平又主动开口道:“姐夫,咱们出去走走?”

    王满银立刻明白小舅子有事情,应声出门。

    两人踩着泥巴,一路攀上旁边山峁。

    刚下过一场雨,黄土高原显得愈发青翠碧绿。

    “姐夫,相信你也知道。这一年多时间,外边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少平站在高处,对着远方连绵起伏的黄土峁看了几眼,终于开口。

    “大学里不平静吧?”王满银笑着反问。

    “姐夫,你能猜到我要说啥?”孙少平惊讶扭过头。他根本没料到,自己刚说了个开头,姐夫已经知道自己的心思。

    “这有什么难猜的,看看早些年来石圪节插队的那群知青们就知道了。年轻人最热血,十八九岁的年龄,无法无天,敢想敢为。”

    “说好听点,你们这些大学生应该算天之骄子,时代浪头的弄潮儿……对新事物新想法也是最容易接受的!”

    “嗯,大家的确在学校里经常讨论。我还加入一个文学社,这些人的议论更大胆……有些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有些听起来让人迷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简介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目录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少平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