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见众知青
十元吃过的差不多。
无论现在或者后世,京城炸酱面都名气很大。尤其在很多文字描写里,更透着一种讲究地道的韵味。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下第一面。
真正吃过就知道,其实这玩意儿和臊子面区别不大,无非多加点酱,再弄些黄瓜丝、胡萝卜丝、豆芽等当配菜。
说通俗点,就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当然,王满银也不挑食,吃起来很爽利,大口大口的。
“商标是个啥东西?”
没等王满银回答,谢连生已经给婆姨解释道:“就是商品的品牌,比如咱们修的收音机,有熊猫牌、蝴蝶牌、春雷牌……”
“弄半天就是个牌子。满银,为这事儿你还专门来京城一趟?有啥用……没有这个牌子,你不卖瓜子了?不是瞎扔路费钱吗。”听完,王爱花立刻惊呼起来。
连谢连生也带着疑惑,同样觉得卖五香瓜子要商标没啥用。
“还是有些作用的,比如我注册一个商标叫‘老王五香瓜子’,以后其他人就不能用这个名字。”王满银只能这样解释。
没办法,这年头,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明白商标的意义。
关于商标,他心里有很多计划,只是没必要展开说。
王满银还想着等下去商标局,尽量多注册几个名字,不给蹭铭牌注册的人留下机会。
现在商标管理不严格,很多企业故意蹭铭牌注册。
最经典就是现在的度康和白水度康,因为名字和包装太过于相似,弄得酒友们也不知道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九十年代时,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商标,才发现很多老字号商标被抢注,最后闹出一地鸡毛。
王满银这次过来,就是想尽量把事情做好,不留下漏洞。
“对了,爱花姑,你们在京城住这么久,有陈永红的消息吗?”吃了几口炸酱面,王满银转移话题。
他问出这话,自然是受王富贵之托。
自从陈永红和王喜山离婚回城后,再没有任何消息。现在他们的孩子都八九岁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所以这次听说王满银要来京城,王富贵特意登门请求帮忙打听。如果实在没啥希望,他打算让儿子再找一个婆姨。
听到这话,谢连生夫妻俩都有些沉默。
迟疑几秒钟,王爱花开口道:“没有,这几年,其他知青偶尔会找连生聚一下,陈永红从来没出现过,听说好像去南方了。”
对于感情的事情,外人没办法做出评价。王满银现在尽到义务,没有再继续追问。
吃过饭,谢连生早早去胡同口给刘向阳几人打了个电话,邀请对方晚上一起聚聚。
返回时,他特意借来一辆摩托车,打算下午送王满银去商标局办事。
知道人家店铺离不开人,王满银赶忙推辞,连说自己一个人就行。
只是谢连生一再坚持。
他无奈同意,算真正坐了一次京城的摩托车。
好在谢连生不喜欢张扬,一路稳稳当当,并没有打算当马路杀手。
“好家伙,这么多人。”等赶到地点,王满银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他原本以为商标局门可罗雀才对,现在才知道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都是递资料填单子的。
王满银粗略数了下,差不多有二三百号人。
等待时间里,他才知道现在注册商标同样要钱,而且价格比后世要贵,一个商标一千块(为这个价格,我在网上查了几个小时资料,应该是准确的。大家如果有其他资料,可以评论区说一下)。
“多少,一千块?这和抢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