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营养不忽悠
门市部没啥顾客。
王满银和兰花进去时,见两个农村婆姨正站在柜台前挑选布料。
营业员坐在柜台内,此刻手中捧着一本《故事会》读的津津有味,注意力全集中在书上,根本没有招呼顾客的意思。
“姑娘,这块布料太艳了,再把刚才那块拿给我们看看。”这时,其中一个年长的婆姨开口。
营业员听到这话,顿时暴跳如雷。
“我说你们两个怎么回事儿?一会儿要看卡其料,一会儿要让我给你们拿条尼的料子,到底买不买?不买别耽误时间!”
两个妇女挨了一通训斥,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脸色讪讪,不知道该说啥。
对这情况,王满银没感觉什么意外。
说到底,还是前些年惯得。
即使现在,这些售货员仍然感觉自己身份高人一等,对待顾客爱答不理的。
后来供销社彻底没落,除了运行模式僵僵硬外,服务态度差也是很重要一个原因。
说话时,对方下意识抬头看向王满银两人。
下一秒,她热情开口道:“啊,兰花姐,王大哥,你们来了,想买点啥?”
王满银和兰花都在供销社工作过,也和售货员们也打过多次交道。更何况,他现在算石圪节公社首富,身份很不一般的。
这人名叫高林美,眼睛大大的,长得还可以,早些年更被不少人称为“石圪节供销社一枝花”。
当时很多年轻人都看上高林美,其中不但有工人,还有下乡插队的知青。
就连刘庆立也追过一段时间。
不过高林美眼光比较高,一般人根本看不上。
王满银听兰花讲过人家的要求:除了工人外,其他一律不考虑。
而且人也要长得出彩,最好能像《渡江侦察记》里扮演李春林的王惠,浓眉大眼,仪表堂堂,身形高大。
单这一个条件,就让很多人知难而退。
有段时间,高林美还对少安有那么一点意思。只是打听过后,可能觉得小舅子家里差点事儿,又不了了之了。
大概追的人比较多,高林美有些挑花眼睛,迟迟没有定下来。
结果稀里糊涂拖到二十七八岁,成了老姑娘。最后她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嫁给一个死了婆姨的工人,总算圆了梦想。
伸手不打笑脸人。
兰花虽然对高林美的行为有点反感,却没有表现出来。
“小高,我们来买凉鞋,给我那双三十四码的看看,”
“兰花姐,这些都是,伱慢慢看……”
见售货员招呼其他人,两个买布的婆姨只得讪讪离开。
高林美扭头看了一眼,也不以为意。对方买不买无所谓,反正自己干一天活就有一天的工资。
跟着,她又带着羡慕开口道:“兰花姐,你现在用什么牌子的雪花膏,皮肤一点没变?比我都好。”
“我用啥化妆品呀,平时就用香皂洗把脸。”兰花摸了摸脸蛋,有些无奈回答道。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早些年因为环境原因,人们不敢明目张胆的追求美。现在口子放开,很多有条件的女人愈发讲究起来。最明显例子就是胡德禄的理发店,每次逢集,来“电打”烫头的女人们都会排期长队。
与此同时,供销社的雪花膏、友谊面霜、万紫千红润肤膏等等护肤品,也开始变得畅销。
兰花倒没怎么用过,洗脸直接用香皂。不过她的肤色一直很白净,看上去和村里的婆姨有着天壤之别。
也因此,引得不少熟人追问秘诀。
时间长了,她都解释有点烦了。
“真的假的?感觉你看着比我年轻,一点都不显老。”高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