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王满银的新机遇
纸上不断报道,规模现在很大。没有想到我们原西县人做的也不差……”
“小伙子,你应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争取像瓜子大王那样,将炒货卖到更多地方……”
“谢谢高老的鼓励,事实上,我们已经有类似计划……并且得到乡里的‌大­力­支持,刘乡长和杨乡长更是登门指导,提出农户加工厂模式,由各村农民自愿种植向日葵和打瓜,工厂负责收购加工销售……可以让每亩地增收三十到五十元……”
王满银解释时,顺便捧了一下杨高虎和刘根民两人。
“农户加工厂模式?”
听到这个新词语,不少人眼睛一亮:这不就是报纸上所说的先富带动后富吗。
田福军忍不住再在心里赞叹一句。
这就是他对王满银看中的原因。不但能做事情,视野还具有一定高度,每次都会给人带来意外惊喜。
单单几句话,格局一下打开了。
等众人走出作坊,才注意到场畔下道路旁站满了罐子村村民,为首的正是王满囤。
显然,他们是刚刚得到消息赶来的。
“明川回来了!”
“白干事,你可算回来了,啥时候我家坐坐……”
见到白明川,很多人热情打招呼。
白明川在罐子村工作那么多年,留下的口碑非常好。
在村民心中,他就是自己人。
白明川觉得有些喧宾夺主,忙解释道:“我在罐子村当过几年驻队干部,这位是村支书王满囤……”
接下来,由他带路介绍,众人一起朝村里走去。
看得出来,罐子村大部分人家居住条件的确比其他农村好很多,沿途几乎都是青砖接口窑。
高老更走进一个农户家,查看窑洞里存储的粮食。从王满囤口中,他又得知了王满银捐款修建学校的事儿。
总之,王满银在众人心中留下了很好印象。
中午时,他和王满囤两人更被叫到公社吃饭……
送高老离开后,乡里不少工作人员对王满银更是羡慕不已,连杨高虎也如此。
当然,王满银比较讲究的。之前介绍作坊相关情况时,他替杨高虎和刘根民说了不少好话。
对两人来说,同样属于加分项。
离开石圪节乡大院前,王满银又找到杨高虎。
他请对方把上午拍摄的照片多洗几张,给自己留一份。
今天的事情绝对是一笔宝贵财富,可以让人炫耀一辈子的。就拿目前来说,自家炒货生意应该是畅通无阻的,下一步可以直接打入省城了。
高老来罐子村一趟,给王满银带来的荣耀不单单如此。
下午陆续有人登门打听,连老岳父和田福堂也过来了。
更让王满银激动地还在后边,随后他竟然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自己的报道文字。虽然只有短短两行,却让人激动不已。
为此,他特意多买了几分报纸,打算好好保存起来。
总之,节前几天,王满银家相当热闹。
在一片热闹当中,新年马上来临了。
王满银家照例是煎炒烹炸,单单油糕和各种丸子就炸了高高两盆。另外猪肉、羊肉、鱼肉也少不了。
他家现在过年准备的食材,其实已经和后世没太大区别。
过年,石圪节乡通电时间也比往常早了不少。
天还没黑,一群碎娃便过来嚷嚷着想要看电视。
王满银没有拒绝,直接让毛蛋把电视搬出来。
而后,他从家里翻出塑料布,带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