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满银借势
时王满银就注意到,路边新栽了电杆,没想到是给自家安装电话的。县里能为罐子村单独拉一条电话线,这也算极大的支持了。
等对方忙完下来,王满银赶忙递烟:“太谢谢两位师傅,你们辛苦了!”。
随即,他又好奇的问道:“师傅,我看之前输电线和广播线都架设在同一电线杆上,为啥电话线没有这么弄。”
“王老板,你有所不知。电话线中有音频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电磁感应,进而在广播线里也会激起相同的音频电流。这样的话会造成串音,广播中也有电话声。”
两个安装人员已经忙一个星期,今天只要开通线路就能打电话了。
得了准话,王满银自然很是高兴。他赶忙吩咐兰花回家做饭,中午好好招待两个安装人员。饭后送对方离开时,他又给每人塞了一条好烟。
大钱都花了,王满银不在意多出一些小钱。更何况和安装人员打好交道没坏处,以后电话出问题能让人家早些过来修理。
这年头安装电话,还会赠送一本《黄原市电话号簿》,封面很有时代特色,图画为著名的古塔。王满银大致翻了一下,电话簿有五十多页。新闻、出版、广播,银行、国营工厂……只要安装电话的单位,几乎都在其中。
他还在上边发现有“私人住宅”电话,一共5户。
也就是说,截止到今年,整个黄原市只有5户安装私人电话。
王满银家排在前十了。
最后边收费价格表。每月月租6元,市话一分钟两毛,长途电话根据通话空中直线距离,全国分为十三个等级,最贵一分钟一块八。
贵是真贵,不过以后联络倒方便许多。
倒是看过电话本,王满银眼睛一亮。
不单黄原市,其他地方应该每年也会印制电话薄。
稍后自己可以在这上边为“六只松鼠”打广告招代理商,这年头能够安装电话的人家,肯定都是有实力的。
另外王满银还想到一个挣钱门路:搜集各地电话本,做国内版的黄页。
现在信息闭塞,相信很多工厂和个体户需要的这么一个渠道。
貌似后来的马爸爸第一个创业项目就是做黄页,只是将战场挪到互联网上。而且短短一年时间,对方就将营业额做到七百万。
所以这门生意大有可为,趁着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应该能够赚一笔的。不过王满银只是想想,没打算自己折腾,有机会可以让其他人做。
下午,电话突然响起。
王满银拿起后,里边传来安装人员的声音,通知电话已经开通了。
等电话挂断,他冲婆姨道:“咱们也拨一个试试?”
“太贵了,再说不知道给谁打。”
兰花有些心动。
毕竟这是自家安装的电话,她也想试试效果。
“给少平说下号码,以后有啥事儿也方便联系。”王满银想了想道。
自家装电话是为了方便和客户进行联系,所以开通了长途。
“那行,我去喊咱爸咱妈,让他们也和少平说几句。”兰花略微带着激动开口。
她很想让父母感受一下现代化带来的便捷条件。
早些年大集体时,从平原地区曾传过来几句顺口溜:“住的是楼上楼下,用的是电灯电话,使的是洋犁洋耙,洗脸盆子(高音喇叭)会说话,北方国有啥咱有啥”。
现在王满银家除了楼上楼下外,其他几项基本已经实现了。
就算二层砖瓦房,也不是盖不起。
“别慌,我先拨通再说,让少平一个小时候接电话……”
说完,王满银拨通113长途台电话。
很快,里边传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