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杜鹃幼鸟
。
吃过饭,雨还没来。
王涛这家伙等着下雨,磨蹭不想上学。被兰花训斥几句后,他才乖乖朝学校走去。
很快,工人们陆续过来上班。
新工厂里上方,再次飘荡起缕缕烟尘。
直到半晌,才有蒙蒙细雨落下。
近处的山峁绿树,更远一些的村落、庄稼地,都被笼罩在一片烟雨当中,若隐若现。此刻的黄土高原,更带着几分江南的韵味。
临近中午,雨过天晴。
整个东山峁丛林里变得热闹起来。
衔泥的燕子,婉转的黄莺,催割的算黄鸟……它们开始齐齐歌唱,宣告黄土高原最热闹的季节已经来临。
不出王满银所料,下午很多工人请假,准备趁墒情种春庄稼。
去年在郭逵娃鼓动下,石圪节乡有不少农民种了向日葵和打瓜。结果价格很喜人,大多一亩地能收入近二百块。
后来,乡里同样‌大­力‌提倡种植两种经济作物。
所以罐子村很多人在种植冬小麦和油菜时,都预先留了宽窄行,就是为方便种植向日葵和打瓜。
不但罐子村如此,整个石圪节乡乃至原西县都这样。
王满银听刘根民说过,自从高老对“农户加工厂”模式进行肯定后,原西县各乡镇开始‌大­力‌推广向日葵和打瓜种植。
对此,农户门积极相应。目前各乡镇预留种植面积超过五千亩。
得知这情况,王满银心里也升起沉甸甸的责任。
县里之所以花费那么‌大­力‌气,主要对自家炒货工厂非常看好。
该怎么说呢……他认为出发点很好,但是农户积极响应该打个引号的。
在后世时,王满银见惯了这样的事情。
从种植无籽西瓜,再到种植辣椒、桃树、梨树,还有扣蔬菜大棚……年年有新项目,却总不见成果,惹得人们在背后大骂不已。
王满银自然不希望骂声落在自己身上,从内心里,他更想让农民们能够取得好收益。
话说回来,就算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五千亩最多产出百万斤原料,对作坊并不算什么,只要保持现有势头,应该可以完全消化掉。
工人请假种地,王满银也没闲着。
等下午田地里稍微晒干,他就开着手扶拖拉机直奔疙瘩岭。
去年崖沟里种了一季打瓜,秋后收获几千块钱。
今年王满银没准备再种打瓜,而是准备撒上小茴香……随着作坊生意不断扩大,对小茴香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
单单凭借自家田地里种植的几亩根本无法满足,所以他想将疙瘩岭三十多亩崖沟里也全部种上。到时候用空间水浇灌,品质应该要比外界好很多。
王满银想让大黄多活动,临出门时特意把这家伙叫上。
因为各家要种地,所以近几天修建鱼鳞坑的事情也停下来。下雨,王连顺老爷子同样没有过来。
整片疙瘩岭静悄悄的,只有一人一狗存在。
来到崖沟里,王满银没有立刻开始犁地,而是从后车厢里提下半袋茴香籽。
接着,他像撒芝麻一样,手里捏着茴香籽,随意在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