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
诧异的打开蛇皮袋,就见里边装着小半袋信封,上边贴有花花绿绿的邮票。

    他随手拿出几封,发现虽然上边寄出地址和邮信人不一样,但收信地址都是“黄原市原西县石圪节乡六只松鼠炒货食品厂”。

    “这些……全是我家的信?”

    王满银又看过几个信封,难以置信的开口。

    “没错,”邮递员很肯定的点头。

    王满银彻底懵掉了。

    半蛇皮袋差不多有二三百封信呢。

    啥情况,自家不认识什么人,怎么突然有那么多信?难不成是新型诈骗方式。

    送走邮递员,他提着蛇皮袋朝场畔走去,同时撕开其中一封信。

    “编写《六只松鼠脑筋急转弯》的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XX小学的一名小学生……”

    匆匆读了几段,王满银才明白手中信为何而来。

    原来是《六只松鼠脑筋急转弯》的小书迷……如此结果,让王满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满银,谁邮的信?”看丈夫捧着信边读边走,兰花也好奇询问。

    “你自己拆一封看,这些都是。”王满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关子。他更希望婆姨亲自打开这份惊喜。

    毕竟《六只松鼠脑筋急转弯》能够出世,大部分是兰花的功劳。

    “都是给咱家的信?”兰花以为丈夫开玩笑,结果拿出几个信封,上边全部指明自家食品厂。

    等拆开一封,她很快惊呼起来:“这是写给咱们的,信里还夸书好……”

    接下来,两口子带着激动地心情,一封接着一封拆。

    写信的不但有小学生,还有很多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

    王满银这才觉得,报纸上把“脑筋急转弯”当成一种文化现象真没说错。

    有些书迷在信中表达对本书的喜爱之时,还写上自己创造的脑筋急转弯。

    王满银看完,又有主意。

    接下来自己可以把《六只松鼠脑筋急转弯》做成一个系列,让更多的书迷参与到其中。这样也能进一步扩大六只松鼠炒货的影响力。

    现在作为奖品的两万本书已经散发出大半,是时候进行第二次印刷了。可以让印刷厂加装一页征稿信。

    一经采用,立付五十元稿费。

    说起稿费,近几十年变化也是一波三折。

    三十多年前,作家可以单独依靠稿费生活,而不用从事其他工作。

    再后来,稿费被认为不合时宜,被彻底取消,在报纸上发表作品一律没有稿酬。

    直到口子放开,上边才重新确定稿费标准。

    而且今年稿费标准刚进行过一次修改,将著作稿每千字调高到六至二十元。发表一篇诗歌或者短文,基本能挣个十块八块的。

    一个脑筋急转弯最多几十字,给五十元稿酬,标准比诗歌还高,应该相当有吸引力。

    更令王满银没想到的还在后边。

    上午上班没多久,他就接到出版社的电话。对方说近几天不断有书店联系进货,所以希望王满银尽快来市里一趟,双方商量一下合作事宜。

    好家伙,这真是火出圈了。

    自己原本只想给六只松鼠炒货打广告的,一不小心整成文化人了,到哪里说理去。

    王满银原本想等几天再去秦安市,听出版社催得急,只能第二天就坐上送货的卡车。

    少平再见到姐夫,脸上也写满了敬佩。

    几个月前,他已经预料到《六只松鼠脑筋急转弯》会火,却没想到火到如此程度,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这个词,可不是随随便便用的,需要在文化发展中做出典型和标志性事情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简介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目录 > 第三百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