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又一年
:“君子兰?”
“满银,你也认识呀。”董刚有些惊讶回应道,“没错,就是君子兰!前段时间,听东北朋友说起这种花非常贵,价格一天三涨。于是我坐车前往东北,花了十万块钱买下,全是名贵品种。现在建了一个花窖,放在里边养着。”
“董哥,我可听人说,君子兰价格是被人为炒作起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崩盘。你最好早些卖掉……”
王满银赶忙出声劝说。
到底朋友一场,他不愿意看到董刚陷入其中。
“放心吧,我心里有谱。等明年培育出新苗,一株最少能卖上万块……你没看报纸吗,人家还将君子兰设为市花。有人支持,暂时肯定不会崩盘。明年我转手把这些全卖出去,最少能挣二十万。”
见对方已经彻底迷在其中,王满银索性不再多说。
说到底,董刚已经习惯挣快钱,根本不愿意脚踏实地做事。
却不知道,快钱聚起来容易,散掉也很快的。
***
随着省无线电厂引进的生产线正式投产,电视票不再那么紧俏。尤其黑白电视,现在更摆上石圪节乡供销社的柜台上。
短短半年时间,罐子村就新增二十几台电视机。在原西县二三百个农村里边,绝对属于独一份。
尤其临近过年,买电视的人家更迅速增多。
也因为这事儿,还惊动《黄原报》记者前来采访。
当然在这篇报道中,少不了对六只松鼠炒货进行一番称赞。
买电视的人家多了,人们对节目也产生更高追求。罐子村周围都是山峁,电视信号受到严重阻碍。现在村里大部分人家只能收看一两个节目,一般是最大台和秦省电视台。偶尔能收到邻省节目,其余都是一片模糊,实在有些不过瘾。
于是来喜作为代表找到王满银,提出想在村里建造一处10瓦的小型差转站,以此解决人们看电视难的问题。
这种差转台电视信号覆盖半径3公里,可以接收5频道、转发7频道,足矣供全村人使用。
价格也不算太贵,大概需要三千块钱。
王满银听完没有拒绝,直截了当告诉对方,自己愿意出大头,拿两千块钱支持村里办差转站,但剩余的钱需要其他人凑。
以作坊现在挣钱能力,别说三千块钱,三万也不在话下。不过还是那句话,村里有些事情关乎大家,不能让自己一个人掏钱。
否则习惯成自然,可能会闹得比较难看……
王满银和村里人打交道,心中恪守着一条红线的。
得了准信,接下来由来喜和其他人协调。现在剩余一千块的缺口,村里二十多户人家有电视,每户最多出五十块,凑齐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修建差转站由来喜负责,王满银给过钱后,就没再管这件事情。
他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自家工厂生产上……再过段时间就放假了,争取年前多备一些货。
只是刚进入腊月没几天,他却接到任长华打来的电话。
在电话里,对方显得非常慌张。
“王哥,X子瓜子突然在咱们省电视台打广告,接下来实行有奖销售。奖品比‘六只松鼠’丰厚多了。一等奖直接奖励小轿车一辆,二等奖是摩托车,三等奖彩电……厂里需不需要跟进?”
任长华成为六只松鼠代理商不到一年时间,借助秦安市有利的交通枢纽地位,可谓赚的盆满钵满。
再加上前段时间他刚和王满银签过合同,定下三年代理合同。
从某种意义上,任长华和六只松鼠已经捆绑在一起,自然希望六只松鼠能够独霸市场。
前段时间,市面上几乎看不到有X子瓜子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