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雨衣不破就行
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将传统文化种种弊端喻之为“酱缸文化”,指出华国传统文化有一种病,子孙后辈永远受感染,且持续不断。
用柏杨自己的话说:“华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自斗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
“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
因此他要写《丑陋的华国人》一书,目的是让华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
痛心华国的“酱缸文化”,反省华国人的“丑陋”,他就是要华国人活得有尊严。
你品,你仔细品!
这在后世,非得被骂得罗圈飞天。
可是在八九十年代,包括二十一世纪之初,这种极富自我批判的勇气,以及在社会相对落后、国民自信心较低的年代,那可是神作了,极受追捧。
甚至一些知名高校里的公开课,对其进行点评追捧的也比比皆是。
王寻微微一笑,正色道:“蜜蜜,我没写错。
我对剖析、批判柏杨老师的着作没有任何兴趣。
况且,我的这个丑陋华国,可比他那个《丑陋的华国人》,要高级得多。”
杨小蜜皱眉:“批判?还有,哪里高级了?”
王寻幽幽道:“我这个丑陋的华国,它不是一个社会学现象,以及族群批判。”
他顿了顿神秘一笑道:“它是一个传播战略。”
杨小蜜一脸黑人问号脸。
王寻也不卖关子了,直接深入主题:“结合传播学书籍,我在思考一种思想殖民的战略手段。”
“???”
思想殖民?
大哥,咱能别老整新词不?
王寻看着杨小蜜那迷茫的小眼神,微笑道:“怎么了?没听过这个词吗?”
他摊开双手,轻松道:“这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我设想殖民一个国家。
可是我发现,在和平年代,以武力殖民几乎是不可能的,国际大环境的发展趋势已经将殖民主义这种落后思维淘汰掉了。
而且在当下,叫嚣战争的获利,远高于真正地去打一场战争。
可是,我又很不甘心,因为我觊觎殖民带来的巨大利益,以及好处。
蜜蜜,你知道的,支配一个国家,那是很爽、很占便宜的一件事。”
杨小蜜平时没少受王寻熏陶,哈哈笑道:“我知道,偷国和核国这两个邻国还被丑国驻军呢。
他们的国家,就是被支配的。”
王寻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继续道:“这种贪欲,让我不肯放下殖民主义的邪念,于是,我设想了一种全新的殖民方式。”
“???”
干爸那么大教授说话也不像王寻这么兜圈子啊!
算了,配合他。
于是,杨小蜜礼貌微笑道:“什么叫全新的殖民方式?”
王寻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满意地点了点头:“和平年代,摧毁一个国家最有效的方法也许不是枪炮,而是——思想殖民!
我虽然不能用武装占领的方式来达到殖民目的,但是我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思想,从而达到我想要的战略意图。
于是,我开始构思思想殖民的方式。
渐渐地,我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殖民的方法。”
杨小蜜有点沉浸其中了,迫不及待问道:“什么方法?”
王寻伸出两个手指道:“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维持他国民众对目标国家保持负面情感。”
他嘴角挂起坏笑:“直观一点,我们就假设一个国家。
可是,假设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