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归化球员
剩下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不足,篮球智商那些决定上限的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真要复杂了说其实很复杂。
但其实往简单了说也简单。
只要扬长避短,改打法就行了。
改什么打法?
3D内线。
这是一个比较超前,或者说稀有的概念,因为在如今的联盟拥有这种属性的内线其实并不多。
但事实上,它是非常受教练青睐的。
这跟篮球的发展有关系,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别说足尺寸的,就巴蒂尔这类型的,你就说他教练喜不喜欢他顶四号位的时候吧。
而足尺寸的,能投三分的内线,一般防守都不太行。
易建联的话,有这方面的潜力。
首先,是三分。
三分的出手速度,是可以练习的。
练到后卫那样不现实,但易建联肯定可以通过训练加快一些。
毕竟他现在先看三分线,再瞄准,最后起跳出手的动作实在是太有提升空间了。
先提速,再在新速度下形成新的肌肉记忆,提升稳定性。
这必然会影响到场上的发挥。
不过易建联这一在公牛队本来就没什么机会,二他和当初的诺阿一样,都20%多的命中率,能有多少下降空间?
而且易建联不是从零开始练,只是调整,对他来说不会像罗斯那么难。
其次,是防守。
易建联在低位的对抗是没问题的,他历史中是有在伦敦奥运会顶加索尔的经典画面.gif。
他防守的问题是判断和意识不太行。
这要一下子改变很难,但也不是没法提升。
减少盖帽欲望,磨炼卡位和护框技巧,这都是可以做到的。
没有人一进NBA就是顶级的防守球员,防守这种东西也不存在技术定型这一说。
而且3D打法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避免用那些不太顺畅的技术。
受限于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的缺陷,易建联那些技术在NBA赛场其实并没有得分效率可言。
而且易建联的受伤,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因为这个,突破直来直去很容易和人发生碰撞,近而导致受伤。
当然这么做肯定也是有坏处的,技术这东西你不用肯定就会慢慢不熟练了。
这意味着到了国际赛场,他的打法也会更偏3D化。
但这就是需要做出的选择。
往好的方面想,此时易建联的身前可不像历史中那样空空如也。
他的前面站着姚明,还有徐永。
他的后面,也还有在海外历练的丁彦雨航、周琦、郭艾伦等人。
甚至往远了看,徐永也会完全覆盖易建联的职业生涯。
现在的国家男篮,已经不需要易建联再像历史中那样负重前行了。
说些什么呢?阿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