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交织下的刻痕 第一百五十五章 坠入泥淖的斑点(七)
笔直顺着火箭弹弹道的来处袭击而去。
一组通用型机甲尾随着无人机的尾焰也缓缓驶出营地。
双方你来我往演绎了一出开场白,虽然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伤亡,但各种惊心动魄不足道也,然而随着开场白的结束,陡然之间,战斗变地越发激烈了起来。
镇南位置,虽然按照一个城镇规划,似乎也就十几个平方公里的大小,但是对于交战双方总共投入不过数百兵力来看,又大的有点出奇,几乎就像一把黑芝麻,撒在院子里。
运动战,信息战,成为了主体。
野外,茫茫雪原中,声势浩大的发动机轰鸣响彻寰宇,北方联邦战士和救助会士兵装备了大量高机动性雪地车和雪地越野车,拉高镜头可以看到,足足两百余辆各型号车辆正错落分布在营地外围七八平方公里的位置上,朝着普瑞斯南部区域驶来。
雪地摩托配备两人,一人驾驭,一人操控武器,凭借高机动性,不断徘徊在城镇外围,四处游猎追杀那些分散在外面警戒着的哨兵和侦察猎人。
持有的是班通用机枪,载弹量大,火力持续性强,上面的人明显受过严格的训练,能够在高速机动的雪地摩托上面,还能够通过扫射准确射中掩体后面躲藏的目标。
雪地越野车则没有雪地摩托那么高的机动性,他们的用处是为了应对高价值目标,比如那些机动性极强的通用型机甲。
哈里斯方一组用来追杀bm-21冰雹火箭炮的机甲,还没走出营地范围两公里,就遭到了迎头痛击。
雪地越野车配置四人,一名驾驶员,三名武器操作手;一人持有轻武器予以就近支援,一人掌控12.7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或者105口径无后坐力炮,剩下一人则看实际情况和配置,或操控无人机进行贴近作战、侦察,或使用单兵肩扛式导弹对轰地面目标。
头顶上,苏-35在空中拐了个弯又回来了。
基地内,预警信号大作,红灯呜哇呜哇乱闪,雷达上,密密麻麻都是标示敌对目标的红点。
三百余名扈从,刨去地下设施挖掘隧道,清理废墟的那一个班排外,剩下的人都分散了出去,依托着附近的掩体作战。
五十台通用机甲,分成十个组,开始在城外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应敌。
时钟塔研发的通用型机甲有些简约,身高4.2米,两臂展长3.3米,重量4750千克,主体由机身、背部推进装置、双足和上臂组成。机身主体为驾驶舱,舱体由底座的高强度钛合金和封闭式180°全景防弹玻璃组成,在驾驶员正前方位置,仅仅安装了一整块30毫米厚度的合金装甲板用来抵御子弹和榴弹炮的射击。
武器方面,两肩膀有4x4榴弹发射器,背部可挂载两枚地对空精确制导导弹,轻武器可根据使用需求来挑选,有加特林六管机枪、大口径狙击炮和18口径机械动力装甲专用大号步枪。
老实说,通用型机甲的最大掣肘就是防御过于薄弱,但机动性却很强,尤其安装了GE-x航空涡轮发动机,动力澎湃强劲,行驶在复杂路面上的速度可以提高到六十公里每小时,比那些重装坦克不遑多让。
战场传出一阵奇异的尖啸声,久经战场的驾驶员不用回头看就知道,飞来的不是榴弹,就是高速导弹。
两架持有m-5c速射机枪的机甲猛然规避扑倒。
猛烈的爆炸就在还不到二十米的地方发生,旁边那半座五层大楼就此倾塌,数米长的水泥板横空飞掠,无数碎砖断木扑天盖地般砸了下来。
爆炸刚刚结束,其中一架不顾还在如雨落下的砖石,立刻站了起来,它的身旁,另外一架机甲被废墟掩埋了小半截身躯,一时半会竟然挣脱不得。
完好的机甲立马展开施救,一把抬开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