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目标,世界尽头之海!
好的四轮马车,冯道夫却并不打算推广。
这不是因为他觉得只有他高风亮节冯道夫才能抵挡住腐化。
主要还是工业产能跟不上。
以旧换新,变相的收缴了部落大部分人的武器。
把这些武器全都熔炼,一波直接把锻造干升级。
「获得锻造专长-高压锻打(力量+1、单/双手操控+10)」
锻造Lv6,经过各项操控加成,冯道夫自认有了八级技工的水准,全靠他手搓出来的。
搓一架四轮马车没问题,搓几十架?
这就像是给几千个求子的女信徒赐福,磨秃了皮都忙不完啊!
而且配套的水泥路也没有那么多。
现阶段主要的水泥产能还是更多用在砖瓦楼建设。
在那些如毛细血管般的狭窄土路上,四轮马车就不如两轮马车好使。
新时代农村都已经有许多新科技,但在农村马车和牛车仍使用两轮结构,多少能验证复杂环境对载具的选择。
北欧房的大部分地形都和老家相似,山地多、水系复杂,通过性更强的独轮和两轮就够用了。
另外也是没有那么多合格的马来拉四轮车。
就算有好心贵族赞助,他们也更多是养牛,部落马厩总共也才几百匹马,根本不够。
冯道夫也考虑过牛车。
然后他就发现,自己犯了和拿破仑一样的想当然错误。
当年拿破仑为了远征毛熊,做了极其繁复的后勤准备工作,例如使用了大量的牛车来补充运力,再算上轻型二轮马车,这两样就占据所有载具里的近75%。
这么准备,就是因为拿破仑在波兰战局里,被当地的烂路坑得够呛,发现四轮马车经常动弹不得。
想到毛熊的路更烂,就打算以相对轻便的孔图瓦马车和牛车作为补充。
拿破仑认为牛车在很多方面优于马车。
比马好养活,比马载重更大,还能走烂路,而且等到吃完牛车上的补给品,那就可以直接宰牛拆车,拿拆出来的木柴煮牛肉。
实地操作之后就发现槽点太多。
用牛车的想法看似周到,但实际上牛牛既笨重又慢,根本跟不上大部队行军。
要么提前宰杀,要么就得扔在后头。
最主要的是,累狠了冻着了,还会爆发疫病,牛传牛,最后导致牛的大量死亡。
完全不会跟预想的那样,先吃牛车上的食物,然后再宰牛,最后用牛车当柴火——现实直接把这美梦扇醒。
现实里,是拉车的牛先死,车陷在沼泽里,然后上头的食物再烂掉。
历史上,东征还没过涅曼河畔就已是十不存一,后勤彻底烂掉,然后全局崩盘。
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牛牛导致了拿破仑的滑铁卢。
牛牛:吔屎啦科西嘉食牛魔!
冯道夫折腾了一圈,最后发现还是原来的传统载具好使。
“从未干过农活的下乡啤酒肚,好高骛远的一拍脑袋,然后被老百姓的智慧结晶吊打什么的,太喜闻乐见了。”
“还好哥们嘴不硬,知错就改。”
“一切都要看物质基础啊……这次远征还是以雪橇和独轮车为主吧,马先继续养着吧。”
冯道夫从路和载具又想到了养马,决定还是先给马儿们提供更好的伙食。
虽然不懂育种,但以人型牛马来推断,肯定还是得住得好、吃的好、心情好,才会有心思想要生仔。
饱暖思O欲嘛!
想要改善马的伙食,只吃干草那肯定是不行,得上精饲料,多吃大麦谷物、骨粉等蛋白质补充物,得到更浓缩的营养物质以满足额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