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岳父钓鱼吗(加更)
是,是该感谢你,但时间久了,自己生活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埋下刚刚夭折的幼子,摸着5成饱的肚子,看着衣着破旧的老婆,想到刚刚在街上被贵族呵斥.活的太拧巴了。”
传统的部落民不会杀牲畜,用一个不严谨的比喻,牲畜是本金,提供的奶是利息,很少有败家子吃本金不在乎利息的。
一个月能杀一头羊开荤的是王爷的待遇,赵翼的《檐曝杂记》就写道:食肉惟王公台吉为之,我等贫夷,但逢节杀一羊而已,杀羊亦必数户迭为主,到而分之,以是为一年肉食之候。
不会真有人以为传统的畜牧行业,能让底层人过上天天吃肉的好日子吧?
就算有农耕,但恶劣环境限制了农业规模,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也因此,历史上的诸多渔猎/游牧民族才会和周边的农耕政权形成了一定的寄生关系。
交往伴随着战争,商业等。
汉之匈奴与西域,明之建奴和晋商,不外如是。
维京人也是一样的。
冯道夫说道:“你会说,出海啊,豪迈的北方男人,有什么委屈就出海自己亲手夺来。”
“吕勒奥湾的位置太靠北,被南边的丹麦卡住了最关键的航道枢纽。”
“要么贿赂,被丹麦人拿走大部分收益,要么就是搏运气。”
“安全的航道只有东边的斯拉夫氏族,可是都已经列进索贡巡行,不能随便抢了,大头还被上头拿走,自己辛辛苦苦出海一趟才挣一点点”
冯道夫还记得当初刚来的时候,铁匠的好客。
在他看来,不好客的部落民都死掉了,这是一个达尔文式的筛选过程。
对于部落民来说,信息的交换事关生死。
客人则是远方信息唯一的携带者。
不论是在草原放牧还是出海,都是风险极高的事情,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生产技能。
一点点意外就可能让自己一贫如洗甚至一命呜呼。
所以部落民们会热情招待远来的客人,哪怕客人不会带给他们商品,但是能够带给他们远方的情报,这些情报可能帮助他们尽可能绕过风险,转危为安,这就足以了。
可以说好客是无数代人用智慧和生命总结出来的,是生命迫于生活压力的自然选择。
如果有的选,谁不想要过上安逸的田园生活啊。
“所以。”
冯道夫说道:“老首领,你不觉得这很没有道理吗?”
“大家是要努力改善生活,不能全指望首领,但以前部落的情况,那还是自己不够努力的问题吗?是你没有扩大面包,让大家努力也养不活自己!”
“钱没给够还受委屈,饼太大胃太小吃不下,锅太重肩太薄扛不起.以前是没有的选,现在我来了。”
“我不忍心看见好客的大家过的这么苦!”
“我说到做到,真的能让生活变好,大家谁还愿意跟老首领你干啊。”
“我不光能满足所有人的肉体,还能得到所有人的心。”
“人除了活着,还需要尊重,需要自由,需要人生价值,需要爱与被爱.”
“人数多了,我可能照顾不到所有人,但我已经培养好了传教士。”
“教会的框架由点到面辐射扩散,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教会生活让员工对公司有归属感,我是说让信徒对教会有归属。”
“未来很危险,不安分的挪威人,贪婪的丹麦人,就连芬兰人和斯拉夫人,也不可能永远甘于人下。”
“前路危机四伏,老首领,你把握不住的。”
“与其等您以一个不那么英雄的方式落幕,进不了瓦尔哈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