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女武神号、海上日常(加更)
    “1,2,34!”

    随着水手们整齐的口号声,一艘艘维京长船缓缓滑动。

    老水手们一个个动作迅速的上了船,通过甲板找到自己的座位,从木槽中抽出一支支木桨,伸出浆口安装在浆座上。

    哗啦啦~

    船桨划起大片大片的水花,维京战船们有序的离开了港口。

    修长船体竖立方型的风帆,在风力和人力协同下驶向挪威海。

    一个排三十多个人乘坐一艘船。

    副排长兼任水手长,负责监督浆手,维护划桨秩序,鼓舞浆手士气的职责。

    排长兼任船长和瞭望手,负责观察着旗帜信号,同时留心圣者启示,配合南征全船队的调动。

    有经验的老士官担任吹号手,在过道中央坐下,按照排长的指令控制划桨的节奏。

    每一个连队就会有专门的侦察船相随,连长、连级传教士和连直都待在上面,观察通报敌情就由他们负责。

    另外连队还会配有货船,后勤人员乘坐。

    相对于龙头长船来说,货船的船身又高又宽,船体也很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载重航行时可保持稳定。

    总的来说,此次南征军,船队由不同类型的船只组成,运输船、作战舰和侦察船等船只在不同任务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工作,提高了船队的效率和灵活性,这也是维京大型船队的传统战术。

    在大规模集体自由贸易上,他们可是专业的。

    也因为事前准备做的好,南征舰队浩浩荡荡出港,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呼~

    天空万里无云,海鸟盘旋鸣叫。

    冯道夫站在船首,欣赏着脚下的小型风帆战舰。

    北欧不缺顶级造船树种,只是造大船的木料需要时间去阴干。

    靠着快乐攀爬机练兵,利用上了战士们的人力,驱动干燥室的风机转动,在干燥窑进行循环通风,达到均匀干燥的效果,缩短木材阴干的时间。

    但这还不太够。

    好在作为海盗港,希尔克内斯港就有现成的造船木料,就连巨型桅杆都不缺。

    集中了造船匠、职业木匠和造船木料,安排斯露德当工头。

    狠狠的蹭了她波。

    再利用了自身专长加成和建筑BUFF,总算是完成了这第一艘女武神级风帆战舰。

    初号机定型蓝图参考了盛行在15世纪的卡拉维尔帆船,特点是平衡力极高,速度及机动性并存。

    这款约重一百吨的三桅帆船,比起大型卡瑞克帆船来说更为轻,吃水线亦较浅,更适合于沿岸及河川的探险,能减低船只的负担。

    船帆方面,三角帆的转舵性能变得更高,船帆更易鼓起,善于逆风航行,速度亦大幅增加。

    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发现美洲……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这些著名的航海冒险家就是凭借着卡拉维尔帆船向着未知的前方扬帆起航,被誉为卓越的飞毛腿,发现世界的好帮手。

    比起直接跳到千吨级战舰来说,这样的小帆船的经济性、普遍性、操舵性及速度,都更适合现阶段的冯道夫。

    也因为需要给船匠、木匠等工人积累经验,所有没有使用例如飞剪艏、倾斜艏、铁肋这样的超前技术,就怕一拍脑袋想当然,然后翻大车。

    冯道夫带着五十名护卫苦修士上了甲板,迎面走来了一个高大的人影:“日安,圣者。”

    三四十岁左右,一米八出头,穿着白色军服,身板挺得笔直,五官端正威严,完美符合老职业军人的形象。

    胸口整齐挂了白金技能章和三排资历章,标志着能力和营级军官身份。

    这位据说就是在船上出生的血斧王老部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打铁开始骑砍欧陆简介 >从打铁开始骑砍欧陆目录 > 第五章 女武神号、海上日常(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