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冈乡调查[1]
在于能用全力去动员群众,用极大的耐心去说服群众,结果能完全实现他们的任务,并且争取了最快的速度,推销公债不过一例。长冈乡五千余元公债的推销,全是在会场认购,全不按家去销,全是宣传鼓动,全不强迫摊派,经过四次个别宣传,四次全村大会,从开始至销完共只有十五天。别乡则有销数比长冈乡少至五倍六倍、反而在强迫摊派、销了两三个月还不能结束者,拿了同长冈乡对照,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合作社运动
起始于一九三一年三次战争[9]结束后榔木乡(长冈乡那时属于榔木)的顾岭村。本村群众以每股五角为单位,集了八十多元,开始做生意,有成绩。一九三二年一月,改为榔木乡合作社,没有增股,货比市上便宜,得到群众欢迎。到九月,做了三百块钱生意,赚了钱。去年九月,区社成立,全区集了八百股(每股五角),把榔木乡社归并于区。
职员:村社时代,社长(李奎应,后历任乡社、区社、县社的社长)、采办(李其尚,后历任乡社、区社、县社的采办)、会计兼营业(王仁森,后任乡社、区社的会计)各一人,吃社内饭,无工钱。改乡社时,决定每人月给工钱三元,但三人不受。
货从茅店、直下办来。
村社、乡社时,社员及红属买货,每千文减五十,即百分之五。非社员不减,但照市价实际上便宜些,一串钱货便宜二十文上下,即百分之二。区社今年十一月改为盐布每串钱减二十(因盐布贵,赚钱少),他货仍减五十,非社员照市价,此时一百元生意约赚二元。
区社去年九月至今年三月(半年),四百多元本钱赚了六百多元,以百分之五十为公积金,百分之十为营业者及管理委员、审查委员的奖励金,百分之十为文化教育费(为俱乐部、学校及红属儿童买纸笔),百分之三十分红。为了增发红利,鼓励社员,临时将教育费取消(以后应该恢复),共分红百分之四十,每人分了一串钱。分红时,清算账目,悬榜公告。分红后,增加了许多股本,今年七月时,共有二千股一千元了。十一月,第二次分红,每股分五角,实发三角,二角作为增股。决定改股金单位为一元,每人不得超过十股。
管理委员会十一人,审查委员会七人。
现定乡设支社。长冈支社集了二百六十多股(每股一元),在开始营业中。
县总社八月成立,也在开始营业中。
顾岭村合作社为全县合作社首创,又办得最好,有模范合作社之称。
本乡粮食合作社集了二百二十多股(每股一元),谷子抵交的多(每担五元),集中在长冈村一个仓里。还未开始营业,组织了管理委员会。
每个乡每个区都要学习长冈乡与上社区的消费合作社!
文化运动
一小学
列宁小学,四个,每村一个,各有校长、教员。
学生:长冈五十五,塘背五十三,新溪三十三,泗网四十六,共一百八十七,占全乡学龄儿童总数百分之六十五。余百分之三十五,不是父母不要他们去,他们自己好玩不肯去,学生去“捉”,捉来有罚扫地的,有罚禁闭的,罚饿饭的也有个把——那是“又大又蛮”的。学生之间自己发动斗争,“精神很好”。那些顽皮小孩来读的时间少,不来读的时间多,父母送他们出门,“他们溜到山上打仗去了”。(惩罚的方法有些是不适当的。)
均分甲乙丙三班。
学生年龄,七岁至十三岁。也有十四岁十五岁的,则因生产忙,只读半天。
远的带中饭,近的回家吃。
书纸笔墨,学生自备。
教员尽义务,但劳动互助社帮他耕田,等于一个脱离生产的工作人员。教员自己不肯说,代表会议决定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