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大将朱温
相当的严峻了,此时朱温的归来,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回来,而是一支久经沙场的生力军,虽然这只军队人数非常少,而且刚刚打了败仗,但是还是有战斗力的。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义军来说能活下来的老兵也是好宝贝。自然要好好的笼络一番。所以亲自出城迎接朱温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年七月,朱温就接到了任务。当时唐延节度使和权夏州节度使,两人合兵驻扎在东渭桥围困长安,所以黄巢便让朱温带领本部人马把他们赶走。

    朱温的作战水平后代评价基本上都是高度肯定的,所以这两个节度使,加一块不过万把人,自然不是朱温的对手,后来八月份黄巢另一位大将也是黄巢大齐政权的宰相尚让也加入了进来(主要工作还是监察朱温,害怕朱温一人独大)。这样一来这两位节度使被打的更是没有还手之力,后来两人看根本不是朱温的对手,而且周围的那些藩镇目测也指望不上,干脆回去吧!不然以后夺取富贵的老本都要折在这里,于是退守富平。

    这里要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当时各路勤王大军,虽然骁勇,而且数量上还不少,但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指挥,不能握紧拳头打人,所以战斗力、战果有限。当时的诸路大军,都是战事有利时各个奋勇争先,生恐落后于人,但是一旦遇挫,各个闭垒自守,互不援救,只求保存各自的有生力量,不求团结歼敌,所以当时的局势一度对于唐军也十分不利,有被各个击破的趋势。

    朱温取得此次胜利后,休息了月余,黄巢又命令孟楷和朱温继续扩大战果,进攻退守到富平的唐延节度使和权夏州节度使。

    之前刚刚被打败,此时又被朱温袭击,这两处节度的军队自然是斗志不高,更谈不上抗拒反击了,可以说是一触即溃,急忙逃回各自的镇所去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唐延军和夏州的夏绥军,在之前黄巢刚刚进驻长安的时候,就是最先响应勤王的五藩镇之二,虽然现在被打败了,但是功劳还是不能被抹杀的,所以朝廷赐予夏绥军定难军的称号,唐延军改为保大军。算是抚慰一下他们被朱温深深伤害的心灵!

    此次战役之后,黄巢对于朱温自然是更加的倚重,朱温得到的宠信一时无二,而此时黄巢所面临的形势也略微好转。不过虽然朱温得到了黄巢的宠信,但是朱温毕竟是半路出家,所以此时这般受宠,自然引起了一些跟随黄巢起义的那些老人的嫉恨。而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孟楷(具体的我们后面会详细说)。

    这一次进攻富平的战斗,朱温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对于孟楷就十分的不屑,朱温有点看不上孟楷。这更加引起了孟楷的反弹。所以在孟楷的心中,渐渐的有了朱温的影子,当然这并不是感情的影子,而是仇恨的阴影,他在等待机会一举发难让朱温死无葬身之地。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因为之前朱温的出色表现,现在已经成了黄巢的心腹了,再加上出于提高长安城安全系数的的战略需要。于是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让他自由攻取同州周边地区。主要是长安东北面,北面等区域。

    同州在长安的东北,是长安的一个屏障,只要是同州不出问题,那么长安的东北就是安全的,让朱温执行这么一个重要的任务,可见当时朱温已经成为了黄巢手下独当一面的大将。

    而且当时同州一带的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当初黄巢进入长安,皇帝悄悄的逃命了,根本顾不上大量的禁军。所以城破时,大量的禁军逃到长安的北面和东北,同州这里可以说是抗击官军的最前沿,而且面临的官军实力非常强大。

    而朱温既然成了同州防御使(负责一州安全防务的最高军事长官),那么治所自然就是同州,但是朱温的目光可不仅仅放在了同州。

    当时朱温的人马是三千人,不算多。但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五代十国那些人简介 >五代十国那些人目录 > 第6章 大将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