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40章 (后蜀)孟知祥的奋斗(下)
会后悔的。

    安重诲曾经就说过李嗣源为人软弱,年纪大了没啥胆魄了。

    所以在安重诲的刺激下,还有因为董璋率先挑衅,所以李嗣源终于动了火气,他吼着要干掉董璋,要干掉任何一个敢于挑衅他人。

    随后宣布削除董璋一切官职,将董璋在洛阳的亲人全部杀死了,随后派出大军开始镇压董璋。

    就在李嗣源在朝中和安重诲在哪里吵来吵去的时候,阆州的战争已经开始了。在这里解释一下为啥董璋先发难,而孟知祥却不怎么积极。

    其实这整件事情都是孟知祥鼓捣出来的,但是他碍于和李嗣源的关系不愿意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先发难,而另外一点就是他不希望此时把朝廷的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身上,他想要做一个得利的“渔翁”。

    孟知祥是这么对董璋说的:“你们东川兵马先占领遂州、阆州,然后我的西川同东川合兵扼守剑门,这样,即使朝廷大军来了,我们两川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而此时分工就是这样做的,前面都是董璋在打头阵先打阆州,孟知祥只是象征性的出了一支军队援助董璋打阆州。而后孟知祥出兵进攻遂州一带。

    先说一下阆州的战役,阆州守将就是李仁矩,他这个人一向看看不起董璋,他觉得董璋就是个莽夫,而他的士兵也就是东川兵一直以来的形象也不好,一直给人的感觉都是很虚弱。

    所以在阆州城里很多人都像李仁矩建议应该挖深壕沟,把城墙加高点,咱们不需要作战只需要守着就行了,拖上几天朝廷的大军到了之后,咱们就胜券在握了。

    但是李仁矩却觉得这有点小题大做了,就说到:“东川兵懦弱无能,没啥战斗力,绝对是抵挡不了咱们的精兵强将的。”

    因此李仁矩在听说董璋的军队到了之后,立马主动出城作战,结果他这所谓的精兵强将根本不是董璋的一合之敌,一交战就溃散了,李仁矩一下子惊呆了,急忙骑着马往回跑。

    董璋带着大军在后面追赶,到了城下也不休息,直接就开始攻城,这效率很高,李仁矩的军队在城下损失惨重,这对于守城的兵力和士兵的士气影响都是很大的。

    不久阆州城破,李仁矩全家被杀。

    而此时孟知祥的大将李仁罕也带着军队到了遂州,遂州这一战没啥特别的,就是包围然后攻城,后来阆州投降了,从遂州城出来作战的大将一听说这消息,立马就投降了,而遂州城基本上丧失了主动出击的能力,只能闭门死守。

    再提一句当时跟着董璋的那一支孟知祥的小部队,这一支军队三千人,在拿下了阆州之后就被董璋派去进攻集州,结果这家伙骄纵冒进,被伏击了,打了败仗就回来了,董璋一看这废物,也不要他帮忙了,让他那来回哪去,别在这捣乱,而孟知祥看自己的部下不给自己长脸,尽给自己丢人也很生气,就被这个大将撤职了。

    再说董璋,在拿下了阆州之后开始进攻利州,但是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他粮草运送不及,于是就准备撤到阆州再说,不想打利州了,这就预示着很有可能在朝廷大军来了之后不能关上剑门这道大门。

    孟知祥本来的计划一下子全部被打乱了,他就主动找到了董璋说愿意多出点军队帮助董璋守关卡,甚至还能提供一些军粮啥的,他就一个条件,那就是你董璋赶紧去进攻利州。

    但是董璋却是死活不同意,他给孟知祥的理由就是:“我早有准备。”这基本上了类似于故弄玄虚的“山人自有妙计”。

    孟知祥没工夫在哪里看董璋卖弄风骚玩弄小把戏,他知道董璋这个人打仗或许还行,带兵也凑乎,但是没有全局眼光。没有远见的人一般都走不远,虽然有远见的人不一定能度过眼下,呵呵。

    于是孟知祥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准备拿下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五代十国那些人简介 >五代十国那些人目录 > 第240章 (后蜀)孟知祥的奋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