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后蜀)孟昶亲政
正又不造反,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所以孟知祥并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但是到了孟昶做了皇帝,这些藩镇诸侯更加的嚣张,他们在孟知祥面前就敢乱来,更不用说一个十六岁的小娃娃了。
孟昶也很聪明,他知道自己现在刚上台,位置还不稳,对于这些藩镇啥的应该继续忍,不能乱动手,因为他现在要啥没啥,动手失败,那就是万劫不复。
而且这些藩镇虽然平时凶狠霸,不讲礼数,但是却还没有说要严重到造反的地步,只要不造反,孟昶就没有抓他们的把柄。
在这里面有一个叫做李仁罕的大将,这个人在当时孟知祥时代就曾经被人说是要造反,后来孟知祥不相信,就亲自到李仁罕的家里去,这一下子把李仁罕给感动了,此后李仁罕就老老实实的跟在孟知祥的后面。
但是他的名声在那个时候已经被坏掉了,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家伙就是不太靠谱,他是想要造反,而赵季良就十分怀疑他,在孟知祥死的那一天晚上,孟知祥就曾经派了王处回到李仁罕的家中去探查情况。
王处回到了李仁罕的家中,发现李仁罕正在做好防御工作,估计是怕被围剿,所以王处回回去之后也没说什么,就说一切正常。
这样赵季良才敢继续安心搞孟昶继位的事情,而等到孟昶继位之后,李仁罕更加不把孟昶放在眼里,他觉得自己在蜀国的地位很高,而且能够管得住自己的人已经死了,现在他在蜀国已经是很强大的存在了,没人敢动他。
所以他骄纵了,开始侵占别人土地,横行霸道,把很多人搞得家破人亡,人民怨声载道,而此时的李仁罕虽然看不起孟昶,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要孟昶点头才行,于是他就给孟昶上书要求“判六军”,这个要求个要求可是真够大的,虽然只有三个字,这要是成功了,基本上蜀国境内的军队都归他调度了,之前王宗佶像王建要求大司马,基本上和这个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你李仁罕是什么人?能够总管六军的只能是皇帝的顶尖亲信,但是你李仁罕是吗?你不但不是亲信,而且还是皇帝和大臣们想要干掉的对象,你这样的人谁敢让你总判六军,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所以很多人就找到了孟昶,他们觉得小皇帝没啥决断力,就开始在一边说不能封李仁罕总判六军,不然的话将来这家伙肯定是要造反的。
其实孟昶心里也很清楚,所以他已经开始和他的相父赵季良,还有一些亲信们开始商量了,而此时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张公铎与医官使韩继勋、丰德库使韩保贞、茶酒库使安思谦等,这些人都是孟昶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就跟着孟昶的,也算是孟昶的心腹,这些人也是非常不愿意看到李仁罕得势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富贵就在孟昶身上,要是孟昶完蛋了,那么他们也一定会跟着完蛋的,但是要是孟昶能够好好的,将来他们这些亲信们全部都能得到想要的富贵,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所以他们在孟昶的身边也是一直说李仁罕是个大威胁,应该除掉,这一下子就坚定了孟昶的信心,这些老臣们真是太不像话了,实在是应该杀鸡儆猴,让他们老实一下。
于是孟昶下诏让李仁罕入朝,李仁罕此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屠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他还沉浸在掠夺土地和享受糜烂生活的欢愉中,他觉得在蜀国还有谁能够比自己更厉害?
但是嚣张是要付出代价的,他志得意满的到了皇宫中,还没有说上一句话,孟昶就示意早就埋伏在两边的武士拿下李仁罕,李仁罕虽然是个大将,但是现在年纪毕竟是有点大了,所以根本不是这些武士的对手,不久就被杀死了。
李仁罕死了之后孟昶下诏公布李仁罕的罪行,随后将李仁罕一家全部族灭,这就是政治斗争,一失足成千古恨,而失败了不仅仅是自己的性命,还有所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