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局问题及其他[1]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讲话记录稿刊印。
--------------------------------------------------------------------------------
注释
[1]这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的报告。
[2]指克里米亚会议,又称雅尔塔会议。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至十一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协调最后击败德国的军事计划,讨论欧洲的战后安排和对日作战等问题,秘密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即《雅尔塔协定》),并发表了《苏美英三国克里米亚会议公报》。
[3]张学良,见本卷第144页注[16]。
[4]杨虎城(一八九三——一九四九),陕西蒲城人。曾任国民党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次年六月被迫“出洋考察”,十一月回国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一九四九年在重庆被杀害。
[5]叶挺,一九三七年十月起任新四军军长。一九四一年一月在蒋介石发动的皖南事变中被扣押。
[6]邓小平,当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
[7]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上旬,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王震任司令员。
[8]绥远,即绥远省,一九五四年撤销,原辖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9],见本卷第121页注[4]。
[10]戈尔洛夫,是苏联剧作家柯涅楚克在话剧《前线》中塑造的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前线总指挥,他脱离实际,不肯学习新知识,又好摆老资格。
[11]陈毅,当时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这时正在延安准备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戴季英,一九0七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一九四四年十月被任命为八路军河南军区政治委员,同司令员王树声从陕北率两个团及大批干部进入河南,建立河南人民抗日军。
[13]彭真,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任中共顺直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同年六月被捕,一九三五年出狱。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等职。薄一波,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太原地委组织部部长,一九二九年被捕,一九三六年出狱。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总队政治委员、中共太岳区委书记、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副书记等职。
[14]董必武,当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15]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特务机关曾开办和组织一些伪装进步的报社、书店及文化团体,甚至组织假共产党,诱捕进步青年和共产党员,迫其自首,再让他们加入或留在共产党组织内部充当内奸,同时又派遣干探,以“左”的面目混入共产党机关内潜伏,伺机破坏。国民党的这种反共策略被称为“红旗政策”。在延安整风审干期间,曾出现过对这方面的敌情估计过于严重,反“红旗政策”扩大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