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1]
,总是要犯错误的,只是不要错得太多就是了。比如当主席,说十句话错了六句,错了百分之六十,那他的主席就当不成了。要说一句话都不错,没有那回事。写文章,总是改来改去,如果不错,何必改呢?做一篇文章,往往要犯很多错误。过去我到过上海,上海那个地方很复杂,我经常走错路,总是犯错误。凡是我有了错误,希望能及时得到朋友们的批评和纠正。一个人总是会有许多缺点的。如果觉得自己一点缺点也没有,“老虎屁股摸不得”,那就不好了。要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我们是靠老实吃饭,不靠摆架子吃饭。当然,在帝国主义面前,在艾德礼[14]等人面前,还是可以“摆摆架子”的,但靠摆架子吃饭就不好了。如果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就说不得,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领导人物就说不得,那就不好了。对孔夫子,自董仲舒[15]以来就说不得了,“非圣诬法,大乱之殃”[16]。我们不能这样,我们要实事求是。我们对一切事情都要加以分析;好,就肯定;不好,就批评。
在第三十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上,我曾经提到《联共党史》结束语第二条对马克思、恩格斯就批评过。恩格斯有个别原理是错误的,应该抛弃,拿新的原理来代替它。比如,恩格斯主张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采取议会制共和国的形式,但是列宁根据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认为采取苏维埃共和国的形式比较好。可见恩格斯的看法是错误的。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都曾经说过,英国的革命可以采取和平革命的方式,并且估计英国革命将会早日到来。马克思、恩格斯都很想革命快点胜利,但实际上革命却总是没有胜利,又有什么办法。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看这句话要改一下。人,包括圣贤在内,总是有过的,有过必改就好了。我在上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上还说过,不要造成偶像,就是不要说谁不能批评,而要说可以批评,但批评要正确,对于批评要分析。
以上是我贡献给大家的一点意见,是否妥当,请诸位考虑。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讲话记录稿刊印。
--------------------------------------------------------------------------------
注释
[1]这是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后的讲话。
[2]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四川乐山人。当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3]孔夫子,即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名丘,字仲尼,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4]见《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是:“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5]见《春秋·鲁宣公十五年》。鲁宣公十五年,即公元前五九四年。
[6]见《论语·颜渊》。
[7]见《诗经·小雅·北山》。
[8]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人类的历史至少有二百万年。
[9]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指一八九八年(戊戌年)发生的变法维新运动。当时,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清朝光绪皇帝的支持下,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逐步地在中国推行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但是,这个运动缺乏人民群众的基础,又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变法三个多月以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皇帝,杀害谭嗣同等六人,变法遭到失败。
[10]指《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