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四次谈话
利、日本;英国、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也削弱了。在中国,由于日本和蒋介石削弱了,我们就起来了。由于英国削弱了,印度、缅甸和埃及起来了。由于法国削弱了,越南、叙利亚起来了。由于荷兰削弱了,印尼起来了。

    如果再要打仗的话,不知道美国军事集团是怎样的想法。他们过去的经验是在两次大战中得到利益和发展,他们希望通过再一次战争得到更大的利益和发展。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这样想的,但是,这只是一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两次大战以后还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和爱国党派领导的国家。如果再打大战,我看美国不一定得利,而且美国本身就会发生问题。如果再打大战,西亚和非洲的大部或全部、整个拉丁美洲都会脱离帝国主义。

    人民革命力量是要得到机会才能起来的。布尔什维克[7]如果没有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那末十月革命就会有困难。我们在中国打了二十二年仗,但是胜利还是在最后几年取得的。第二次大战以后,我们得到了机会才起来的。这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方面。

    爱国党派领导的国家方面,我们在东南亚和西亚也可以看到一些例证。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是我看,再打大战,对美国来说是划不来的,整个世界或世界的绝大部分将处于革命状态。我这样说,并不是故意危言耸听,而是根据两次大战的实际情况。如果再打大战,我看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只能使它的统治范围缩小。

    在武器方面,美国以为它有原子弹和大炮,以为它的海、空军强大,因此它依靠这些东西。我想武器虽然有变化,但是除了杀伤的人数增多以外,没有根本的不同。古代使用的是冷兵器,例如刀、枪等。后来使用热兵器,例如步枪、机关枪、大炮等。现在又加上原子弹。但是基本的差别就是,冷兵器杀伤的人较少,热兵器杀伤的人多一些,原子弹杀伤的人更多。除了死伤的人数以外,没有什么差别。过去,冷兵器和热兵器双方都有,现在苏联和美国也都有原子弹。因此随着武器的变化,无非是死伤的人数更多而已。

    如果打第三次世界大战,那末死伤的人数恐怕就不是以千万计,而是要以亿万计。中国现在没有原子弹,不知道印度有没有。我们正在开始研究,原子弹是要花本钱的,我们一下子还搞不起来。

    如果打第三次世界大战,那末这一方有死伤,另一方也有死伤,因此就平衡了。最后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看谁拿着武器,看掌握着武器的战士们认为什么对他们最有利,看谁会打仗,而主要的还是前二者。至于说武器的多少,印度国大党和中国共产党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没有武器的,现在我们都有了武器。

    此外,还有一条经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防御者胜利,进攻者失败。第一次大战中,德国军队在西边打到巴黎,在东边几乎打到彼得格勒,但是结果进攻者还是失败了。第二次大战中的进攻者,德国、意大利、日本也都失败了。而防御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虽然在防御这一方面的一些国家被战争削弱了,例如英国、法国。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应该再打大战,应该长期和平。再打大战的结果,是对侵略者不利的。

    我们双方的分析虽然有些地方相同,有些地方不同,但是结论是相同的。尼赫鲁总理在对美国进行分析时说,一方面美国从战争中得利,另一方面又遇到了困难。这种分析是很好的。至于战争工具,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弓箭、大炮和原子弹。尼赫鲁总理说有性质上的不同,这是对的。我刚才谈武器时,只是就战争的结果而言。

    不管用什么武器,不管是哪一个时代进行的战争,不管战争的规模是地方性的或是世界性的,结果多是一方摧毁另一方。固然,战争也有不分胜负而讲和的,例如三八线战争[8]和十七度线的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毛泽东文集 第六卷简介 >毛泽东文集 第六卷目录 > 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四次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