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战与和
可会宁已经是朝鲜的最北边,会宁过去是图们江,过了江便是名义上的大明领土了。加藤清正打的主意,正是要入侵大明,建立比小西行长更瞩目的功勋。

    第二军团一部在加藤清正的带领下越过图们江,迎面遭遇了女真乌拉部一部,还发生了军事冲突。他很可能遭遇的是日后跟努尔哈赤称兄道弟又反目成仇的乌拉贵族布谷泰。

    冲突的胜利者是加藤清正——至少他自己是如此宣称的——他宣称斩杀八千余级,还攻破了乌拉部的都城。没人能解释他如何在一天时间里在地广人稀的辽东地区取得这么辉煌的战绩,也没人能解释他在取得如此大胜后,为何不进反退,急匆匆地从辽东返回咸镜道,并且一路南撤到安边。这里已经咸镜道的最南端,几乎进入毛利吉成的防区。

    这两个好消息与两个坏消息让李昖坐卧不安,失去了对局势的冷静判断。他在慌乱之中,忽然想到了黄应阳之前两次来访时说的话:“要打倭寇,还得靠我们浙兵才行!”

    这句话给李昖带来了新的勇气,他派了能说会道的洪秀彦再次前往九连城,请求杨绍勋禀明朝廷,调派南方炮手前来支援。

    对此,杨绍勋的回答是:“你们甭担心了。后续来援的兵马已经到了。”

    此时大明的第二波援军已经在路上了。具体的部署是:辽东游击张奇功率领一千人进驻义州,五百人留守九连城,马头山江沿台、汤站、凤凰城、宽奠等中朝边境要镇,也进驻了四千五百人。另外,朝鲜人盼望已久的南兵炮手,大明派遣了三千人,都是戚继光一手带出来的精锐部队,由戚家军老部下吴惟忠、骆尚志带领。前锋五百人已经抵达了汤站。

    这一波援军,先期抵达者六千人,而总数则达到了九千人,一时声势无比煊赫。

    朝鲜君臣对辽东兵已经失望了,只盼望着南兵炮手过来。骆尚志的南兵抵达汤站以后,尹斗寿特意跑过去看了一眼,回来喜孜孜地把国王和其他大臣叫过去,神秘地说:“黄应阳老兄说的对!南兵太牛逼啦。我看了他们的操练,不比倭寇差!”

    他这么一说,把所有人都激动坏了,纷纷七嘴八舌出主意。有的说不行咱们就单干,只调这三千炮手过来,与朝鲜军配合,辽东军就免了;有的提议听说南兵喜欢喝酒,应该拨出一批粮食酿酒,放在沿途驿站招待天兵。

    这些南兵追星族们被煽动得热情高涨,当初与黄应阳关系最好的李幼澄按捺不住了,特意也跑过去看了一圈。他回来大肆渲染,说南军太神奇了,个个都扛着鸟铳,装备比日本先进,精神面貌比辽东兵、蓟州兵都好。他还特意讲了个故事,说南军渡江根本不用船,直接扛着武器和行李游过去,能搞武装泅渡。

    “好神奇啊!”朝鲜君臣异口同声地感慨道。

    期待归期待,若是人家不过来帮忙,一切都是扯淡。让朝鲜追星族们郁闷的是,包括三千南兵炮手在内的第二波部队,走到鸭绿江畔就不动了。

    洪秀彦来催促进兵,杨绍勋推托说你们那边粮草不济,大军过去也是挨饿;洪秀彦说我们粮草备足了,杨绍勋推脱说明军停留在辽东境内,饭我们自己管,给你们减少点负担;洪秀彦说可以先派一小部分南兵入朝,杨绍勋说现在是雨季不好走,等秋天再说吧;最后洪秀彦没招了,哭着说日本人就要打过来了,杨绍勋宽慰说鸭绿江很窄,万一有军情,一天就能渡江赴援。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明军就是不挪地方。

    朝鲜人脑筋直,一波波的使者去找杨绍勋,找不着杨绍勋就找佟养正,搞得两个人烦不胜烦。最后杨绍勋被逼急了,吼了一声:我们打算出兵十万,大军齐聚就可以开战了!

    这下朝鲜使者被吓着了。十万人啊,朝鲜怎么着都供养不起,当下什么话也没说,直接回去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帝国最后的荣耀简介 >帝国最后的荣耀目录 > 第十三章 战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