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温家宝: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的专家
    然而,无论是在2004年和2005年,还是在此后的时间里,中国经济既没有硬着陆,也没有软着陆。中国经济根本就没有着陆。

    外界的预期又一次落空了。传统的模式和假设似乎已经预示了一个明确的结果,然而,现实却与预期相去甚远。外界预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对外资的依赖性过强。也有些人认为,中国政府设定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低估了人民币的价值。为了换取中国商品,外国现金大量流入中国,使中国外汇储备增加,成为导致危险的通货膨胀和超额货币供应的因素之一。还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对不良银行贷款和政府支出的依赖是不健康的。就沿海发达城市的消费而言,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与政府大型项目的支出相比,前者所占的比重很小。有些人甚至对中国的基础设施以及中国满足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所需电力的能力提出了质疑。2004年上半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10%,大大超出了中国政府此前的预期。不仅是外国经济学家,中国领导人也表示了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忧。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中外人士坦言,政府需要对过热的经济加以控制,如果过度增长得不到政府的控制,中国经济将面临严重风险。与其前任朱镕基一样,温家宝也是一位致力于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专家。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银行系统曾经遭遇过一次小危机,朱镕基有力地应对了那次危机。而到了2003和2004年,与10年前相比,中国的银行系统要庞大且复杂得多,其所引起的担忧也要大得多。中国已经开始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使得中国经济可能遭遇的困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后果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大的担忧。虽然迄今为止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4以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经济体系就不会受到质疑。尽管报道数字显示美国经济运行平稳,但人们还是能感觉到美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并不像数字所反映的那样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扩大,每个月都有制造业工人失业。即使医疗费用猛增,企业利润大好,工人的平均收入还是原地踏步。中国经济的增长会使美国人感到恐惧,中国经济的放缓也是如此,只是两者所引起的恐惧有所不同罢了。

    中国的银行系统是不健全的,如果不能得到补救,就会限制中国经济的增长并最终使其停滞不前。对于中国国有银行存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领导人邓小平、90年代的领导人江泽民和朱镕基都很清楚,此后的胡锦涛和温家宝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在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中国银行,只不过是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意志提供货币的国家附属机构。它们并不具有商业企业的职能,不会考虑通过贷款获利,也不会进行风险定价或是收取服务费用。多年以来,中国的国家银行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四大商业银行在理论上分别面向农业、建筑业、商业和零售业四个不同领域。中央银行负责确定利率和发行货币。四大银行继续行使其传统职能,与西方意义上的银行业并没有什么联系。

    尽管在结构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银行系统的核心问题依然存在。如果某省的一位官员想要获得新建工厂或是桥梁的资金,他就会向银行借贷。银行为项目提供资金自然没有问题,也不可能要求急着收回资金或是收取利息。如果国家制订的“五年计划”确立了新建一定数量的桥梁或发电站的目标,那么,银行就不会拒绝为这些建设项目提供贷款。如果一家国有企业想要寻求此类项目的建设资金,并且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明确支持,就可以得到银行贷款。

    一些腐败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央和省级银行,地方的银行的状况也是如此。地方的银行官员和当地企业界总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简介 >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目录 > 温家宝: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的专家